葆拉|煤气灯效应:为什么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操控越来越常见?( 三 )


在我看来 , 结果就是一些男性被坚强、聪明的女性吸引 , 但同时又想控制她们 。 同时一些女性主动地“重调程序” , 让自己扮演小鸟依人的角色 , 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伴侣在精神上的支持 , 更是为了实现她们对自己的认知——“我在这世上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于是 , 全新一代的煤气灯操纵者和被操纵者就这样诞生了 。
矛盾的是 , 给女性带来更多选择的女权运动同时也迫使我们很多人必须做坚强、成功、独立的女性——从理论上来说 , 就是对任何男性的虐待都免疫的女性 。 结果 , 处于煤气灯操纵式关系或其他形式的虐待关系中的女性自然会感到加倍羞愧:首先 , 她们为自己处在一段糟糕的关系里感到羞愧;其次 , 她们为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强大、独立的标准而羞愧 。 于是出现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情形:女性可能用原本支持自己的想法说服自己放弃寻求帮助 。
2.遍地的个人主义 , 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
传统社会可能给个人发展提供的空间很有限 , 但在让大多数人扎根于一个安全稳定的关系群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 我不是说女性在以的婚姻关系里从未被孤立过 , 但通常来说 , 她们确实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家庭关系 , 以及让她们成为更大群体中的一分子的社交活动 。 即使在现代工业社会 , 就在最近的几十年之前 , 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工会、教堂、社区小组、少数族裔团体 , 等等 。 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 相较于独处 , 人们都在更大的世界里 。 任何个体——即便是伴侣或雇主——都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大范围的环境里来看待 。
如今 , 随着高度的个人流动性和社会对消费主义的关注 , 从社交层面而言 , 我们相比以前更被孤立 。 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 , 还经常更换同事 。 业余时间一般都以比较私密的方式度过——跟伴侣或几个朋友共处 , 而不是参与到教堂、工会或社区组织的活动里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任何人都可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 因为我们被孤立了 , 接触不到其他的信息来源和反馈 。 伴侣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直属领导似乎对我们的职业前途和自尊拥有无尽的掌控权;密友似乎成了我们忙碌、孤立的生活里寥寥无几的人情纽带之一 。 结果 , 我们把自己希望得到外界认可的需求全都寄托在这些关系上 , 并指望通过这些关系来给自己下定义 , 完成自我认知 。 在传统社会里 ,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广泛的精神纽带来获得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里 , 我们往往只能依靠一个人——伴侣、密友或某位家庭成员 。 但很多时候 , 我们需要的理解和共鸣不是任何单一的关系可以满足的 。 正是因为迫切地想要证实我们是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 , 加上越来越孤立、很少与其他人联系 , 我们成了煤气灯操纵的首先对象 。
葆拉|煤气灯效应:为什么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操控越来越常见?
文章图片

《隐形人》电影截图 。
3.煤气灯操纵文化
在今天的环境下煤气灯操纵能找到更多的追随者 , 因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焦虑 。 我们不停地被一大堆新闻和信息轰炸 , 而我们也知道这些内容不一定准确——有些甚至可以称为“假新闻”或“另类事实”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我们对自己能相信什么不再那么确定 , 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进行煤气灯操纵 。
【葆拉|煤气灯效应:为什么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操控越来越常见?】2016年3月的一起事件戏剧化地说明了煤气灯操纵的巨大能量 , 以及它在我们文化里的普遍性 。 当时 , 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经理科里·柳安道斯基遭受指控 , 说他在布赖特巴特新闻网女采访人员米歇尔·菲尔茨走近特朗普进行提问的时候 , 用力拉扯其手臂 。 《华盛顿邮报》采访人员本·特里斯目睹了整个事件 , 当地警察随后公开的录像也证实了这一点 , 于是警方最后控告柳安道斯基殴打罪 。 特里斯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 但他的稿子还没发表就被人在推特上泄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