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对日本弟媳图谋不轨?鲁迅发表3篇小说求和,周作人为何不接受?


伤逝!对日本弟媳图谋不轨?鲁迅发表3篇小说求和,周作人为何不接受?
文章插图

如果提到鲁迅,大部分人一定很快就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他的各种作品。说周树人,反应一下,也能想起这是鲁迅的原名。但是如果说周作人呢?那么有的人可能就要误会是不是打错字了。对比哥哥鲁迅的名望,周作人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是他在当时,和鲁迅一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周作人还是民国公认的“散文第一”。周作人与鲁迅两兄弟在新文化运动早期,发现了新文化运动停留在“语言革命”,过于浅显。于是两兄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开始了新文化的“思想革命”。尤其周作人所提出的“人的文学”这一思想,成为了贯穿鲁迅作品的核心观点。甚至可以这么说,周作人所写得《思想革命》、《人的文学》是“思想革命”的指导理论,鲁迅则是通过文学作品和周作人相呼应。
伤逝!对日本弟媳图谋不轨?鲁迅发表3篇小说求和,周作人为何不接受?
文章插图

鲁迅和周作人在这个时期,两兄弟是非常要好的,一同读书,一同生活,又有着同样的文学理想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最闪耀的双星”。而且鲁迅作为大哥,父亲死后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帮弟弟们成家立业,还在1919年,将全家搬到北京居住,家人团聚。所以周作人从小也是很尊重鲁迅这个亦兄亦父夫的大哥,鲁迅也很疼爱弟弟。1923年,鲁迅收到了来自二弟周作人的绝交信,开头就是“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信里最明显的一句“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给了鲁迅当头喝棒。明明两兄弟半个月前还一起去置办东西,关系和往常一样。而且周作人生性软弱,自父亲死后就一切依赖大哥,怎会突然要绝交。鲁迅满肚子疑问,但是看见最后一句“没有别的话,请你安心,自重。”就心灰意冷了。
伤逝!对日本弟媳图谋不轨?鲁迅发表3篇小说求和,周作人为何不接受?
文章插图

日本留学的鲁迅但是这一种猜测只是民间的传言,研究很久也没有证据,就有了另一种道理。鲁迅随即就搬离北京,将积蓄和祖宅的卖款都留给周作人,然后又生了一场大病,至此两兄弟再也没有和好。连鲁迅回去拿行李,都差点被周作人投出的香炉砸伤,往日的兄弟情分荡然无存。但是,周作人信里那句,“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不要再到后院”,让人起了疑问。究竟什么事情知道了?其中为何要强调后院?如果是周作人和鲁迅起了矛盾,大可以说以后就不要见面就好了。于是就有人猜测,让鲁迅不要去后院是因为周作人的妻子挑唆他,说鲁迅对自己图谋不轨。周作人之前受鲁迅影响,现在受妻子影响,对妻子的话深信不疑,就和哥哥决裂了。
伤逝!对日本弟媳图谋不轨?鲁迅发表3篇小说求和,周作人为何不接受?
文章插图

周作人和日本妻子这样的猜测不无道理,因为当时周家一家人住在一起,鲁迅的收入全都交公。可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朱安地位太低无法管家,那么管家太太的职责就落在了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身上。矛盾就从这开始了,鲁迅向周作人抱怨羽太信子不会管家,花用太多,羽太信子脾气暴躁,就想方设法的污蔑鲁迅,迷惑丈夫。但是这一种猜测只是民间的传言,研究很久也没有证据,就有了另一种道理。那就是自1919年后,列强对中国的欺压愈加严重,尤其是日本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鲁迅作为爱国卫士,肯定义不容辞地反抗侵略,唤醒群众。但是周作人的观念并不是如此,他是老子的无为加上如水的清淡。如果说父亲的死给鲁迅带来的是坚毅,那么给周作人带来的就是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