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商邢都、燕下都、战国中山国、邯郸赵王城……诸多古城曾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繁华。( 七 )


燕赵,河北的别称,因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而得名。但在战国时期,在今天石家庄一带的这片土地,曾有80余年的时间,既不属于燕,也不属于赵,而是属于一个名为中山的神秘国度。为了与汉代的中山国相区别,考古学家称之为“古中山国”。
石家庄西北60多公里,古中山灵寿故城遗址。
虽然名为“灵寿故城”,但这座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的古城,其主体部分却并不在今天的灵寿县,而是位于紧临灵寿的平山县上三汲乡。
这里,距离海拔1055米的太行山平山段著名山峰天桂山直线距离约50公里,距太行山脚下的西柏坡直线距离约20公里,遗址西北两座从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小山头,犹如两扇大门,严密守护着曾有“战国第八强国”之称的古中山国都城,也使其山前平原古城的地理特征尤为凸显。
古中山国考古先后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这里面,不仅有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中的三件,还包括中国最早的刻石——守丘刻石,世界最早有方向、有比例的铜版建筑平面图中山王兆域铜版图,中国出土最早的实物酒等一系列奇丽的瑰宝。
神奇的太行山山前平原走廊,为世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众多兴亡遗迹和奇珍异宝。
沿这条神奇的走廊一路向南,在今天的临漳县城以西、距离太行山直线距离50公里左右,就是邺城遗址。
因铜雀台而为世人所熟知的邺城,曾经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朝古都”。
如今,从曹魏到北齐的邺城遗址,地面仅遗存铜雀、金风、冰井三台的夯土台。而它留给后世最大的贡献,则在于它是我国第一座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并开创了宫城—皇城—都城“中轴线”的城市格局。
曹操时代建成的邺都,全城贯穿中轴线、单一宫城居中、园林在宫城后布局,这种模式的都城规划,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袭。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城,北宋东京汴梁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无论细部如何变化,邺城所开创的“中轴线”格局,被传承下来。同时,“邺城模式”,也为古代东亚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的早期都城规划所借鉴。
位于河北山前平原最南端的邺城,从时代上讲,也是这条神奇廊道上涌现的最后一座河北古都。
东汉之后,随着河北东部广阔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的逐渐出露与成熟,城镇的兴起开始逐渐突破了山前平原的限制,文化特色也变得更加摇曳多姿。
●河北四宝:平原文化的杰作
河北是文物古迹大省,地上不可移动文物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众多的文物古迹,出现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和人文背景各不相同。而当我们去探究广阔的河北大平原上众多文物的深层密码时,就不难发现,在它们千姿百态的呈现形式背后,往往有一种相通的底蕴和内涵——“平原基因”。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宝”,都是河北大平原上最有代表性的千古杰作。
巧合的是,这代表四种完全不同的古代工艺类型并保存至今的人间瑰宝,在拥有共同的平原文化基因的同时,又正好反映出了河北平原各地不同的地域特征。
赵州桥:山前平原孕育的交通要冲
中国陶瓷#商邢都、燕下都、战国中山国、邯郸赵王城……诸多古城曾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繁华。
文章插图

赵州桥。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2018年12月20日,赵县赵州桥科技馆。
站在馆内,一座以20∶1的比例还原的赵州桥标准模型和大屏幕上对赵州桥造桥技术的讲解,让游人为之惊叹。
等比例缩小的赵州桥模型、全息影像、考古发掘还原坑……这座面积不大、刚落成不久的展馆,用现代科技手段向游客展示着这座千古名桥的各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