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Naples Pizza
以我个人的体会而言 , 史景迁的吸引力较少在于他的具体观点或学术洞见 , 而更多在于他所制造的“场域”:那是一个优雅、安详、但不失深沉的知识与行为场域 , 打开了某种既超然身外又感人至深的思维状态 。 上他的课或读其著作时 , 往往会感到时间流速放缓 , 外部世界的喧嚣淡去 , 于是思维以格外澄澈的状态投入到他所描述的历史场景里 , 随着张岱、雍正、康熙、徐志摩、利玛窦、王氏的喜怒哀乐而起起伏伏 。 这样的时空置换感对于当时的我是全新的学习体验 , 至今也极少在其他地方体会到过 , 无论其他学者的思想如何深刻、理论如何通畅、考证如何精细入微 。 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留给后世的一套套学说 , 史景迁留下的更多是“历史感”:感受、情绪、意向、现象 。 通过这样的“历史感” , 我们似乎可以越过主观思维这道门坎 , 更加直观地碰触历史情境本身 。
类似的感受也存在于每一次和老教授的交谈中:不论谈话内容是什么 , 是历史还是身边事物 , 是文献还是观点 , 他总能以悠然、温和的节奏去聆听、理解、并剖析 。 几轮讨论之后 , 那些本来局限于纸面的史料往往变得生动鲜活 , 里面的人物如在眼前 , 仿佛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 当时耶鲁每年三四百名本科生选修“现代中国史”这门课 , 与其说他们都对中国历史本身有多大热情 , 不如说多数人是被史景迁本人的场域所吸引 , 希望能在他的引领下脱离眼前 , 全方位地沉浸在历史世界里 , “与古人言” 。 这样的体验可能近似于读小说 , 但讲座人对于史料的尊重与善意又无时无刻不在强调:这到底还是一门历史课 。 即便二十年前的耶鲁历史系巨匠云集 , 这种沉浸式体验依然只此一家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书影:史景迁部分著作
史景迁的同辈人往往将他的成功归于其格外动人的 , “如同天使一般”(列文森语)的文笔 。 我却以为 , 文由心生 , 史氏真正的过人之处恐怕在于他“修心”与共情的本事 。 所谓“修心” , 并不是道学类的修身养性 , 而是在真诚体悟他人的同时 , 依然能维持自我的主体性 , 进而将两者打通 , 赋予历史人物一些纯文献梳理所无法呈现的生命力 。 它是一种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找交集的工作 , 既修他心 , 又修本心 。 只有在这样的认知平衡之上 , 才有将共情能力理性地纳入学术研究与表达的可能性 。
实际上 , 绝大多数学者(包括我)是掌握不好人我之间、主客之间的平衡的 , 因此也无法将共情作为首要的研究方法 。 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去弥补共情层面上的不足 , 或以理论框架 , 或以实证套路 , 或以文献考据 。 史景迁则是极少数拥有“修心”与共情天赋的幸运儿 , 能够在史料分析与情景想象的相互作用下真正走进历史 , 施施然走回来 , 之后还能带着学生和读者们再找过去 。 仅以“从内部视角看历史”来说 , 我还想不出有谁做得比他更好 。 当其他人困惑于“当时只记入山深 , 青溪几度到云林”之际 , 他已经能把桃源留在心里 , 甚至带出来 。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美术组@师者风采 |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美术组 王钰老师
- 寻找|“到大千世界寻找自己的灵感”——市川里美老师是这样创作绘本的
- 美术$美术画作好坏如何“评判”,老师的“逆向审美”给出答案:丑≠差
- 大学|男生公认的“女友职业”排行榜,护士退出前五,大学老师备受欢迎
- 晨晨|晨晨老师领跳吉特巴《酒醉的蝴蝶》动作娴熟流畅,歌曲好听
- 绘画作品$考场上“最罕见”的美术试卷,老师眼睛瞪溜圆,内容过于真实
- 徐志摩!学生找到改写版《再别康桥》,老师:早跟你说过,别瞧不起徐志摩
- 浙江省|浙江县城的中小学老师工作5年,每个月工资有多少?退休工资有多少
- 嘉强&学书法的4条金律,让你练字更有效率,书法老师的甘苦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