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用|写别人的故事也爱用「我」,是创新还是自作多情( 二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迟子建
这是很典型的第一人称视角 。 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世纪风雨 , 由“我”娓娓道来 。 讲给谁听呢?作者交代已无听众 , 只对着雨和火(或者只是自己) , 但读者很容易自我代入 , 恍惚间已躬身入帐 , 坐在篝火旁 , 静听悠悠往事 。
爱用|写别人的故事也爱用「我」,是创新还是自作多情
文章图片
《额尔古纳河右岸》 , 迟子建
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 , 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 , 一点一点地尝它 , 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 你干过偷果酱这样的事儿吗?我就干过 , 我猜你一定从来没干过 , 因为你乖 。
——《假如你愿意 , 你就恋爱吧》 , 王小波、李银河
这是一本书信集 , 自然用第二人称视角 。 作家只对恋人喃喃自语 , 本意并非对读者 。 这种视角下 , 读者成了“偷听故事的人” , 距离也相对远了一些 。
尹雪艳站在一旁 , 叼着金嘴子的三个九 , 徐徐地喷着烟圈 , 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 , 狂热地互相厮杀 , 互相宰割 。
——《台北人》 , 白先勇
这是第三人称视角 , 且是其中的全知视角 。 作家对读者毫无保留地展露事实 , 连人物的微表情、情绪都不放过 。 不过 , 由于转述 , 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是相对最远的 。
换视角就是换人称? 视角就只有这三种?换视角就是换人称?不是这么简单 。 作家对视角的运用 , 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灵动 。
例如第一人称 , 还可细分为“中心叙述者视角”和“外围叙述者视角” 。 《狂人日记》《活着》等就是前者 , 即主角在说 。 后者作品也不少 , 有《肖申克的救赎》《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 特征是旁观者在说——电影版《肖》中摩根·弗里曼磁性的嗓音没忘记吧?将男主安迪的传奇托着引着 , 像画卷般缓缓展开 。
第二人称视角依据“你”的不同 , 也大致有两类 。 一种“你”是故事人物 , 多见于书信类作品 , 除上述王小波与李银河的情书集 , 还有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等;还有一种“你”直指读者 , 某些励志散文会这样写 。
第三人称视角需要好好说说 , 它最常用也最常见 。 大多传统小说都采用此视角 , 且是其中的全知视角——作者如有“上帝之眼” , 全知全觉 , 洞悉故事中所有细节并有策略地告诉读者 。
二十世纪以降 , 现代文学从聚焦英雄转为普通人 , 强调读者参与 , 有限全知视角流行起来 。 这种视角下 , 作者只是“半神” , 掌握部分真相 , 那些未知的悬念、谜团 , 则邀请读者一起发现 。 很多侦探悬疑小说就爱用此视角 。
第三人称视角还有一类——客观视角 。 就像监控镜头那样 ,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 不多推测一分 , 也不篡改一毫 , 如新闻特稿就严格遵守此类视角原则 。
爱用|写别人的故事也爱用「我」,是创新还是自作多情
文章图片

爱用|写别人的故事也爱用「我」,是创新还是自作多情
文章图片
第一人称视角(上)和第三人称中的客观视角(下) , 《视角与人物》内页插图
怎么选?怎么用? 余华写《活着》 , 刚开始用第三人称视角 , 怎么写都不对 , 后来尝试第一人称 , 结果一气呵成 。 视角就是这么微妙而神奇的东西 , 选好了 , 就像皮划艇走对了航道 , 轻轻一推便顺流而下 , 选不好 , 前面尽是旋涡和乱石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