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二 )


“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有意思的渔文化,一一列举的话,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宁波教授笑着说。光说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渔船,就孕育了不少渔文化——在江苏启东,渔民钉新船时,要由匠人将一枚“子孙钱”嵌入船头向后的中缝内,并说“合子”讨口彩,盼着“顺风顺水”;在浙江台州,开工造船大多选涨潮时辰,以讨“财似潮涌”的吉利。
“淀山湖一带的渔民捕鱼和吃鱼则颇为讲究顺时而为:正月塘鳢鱼、二月鳜鱼、三月甲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则是青鱼。”宁波介绍,“在捕捞时节,淀山湖渔民常用牵网、丝网、裹网等渔具捕鱼。”
宁波还特别提到了太湖流域的渔家婚俗。“在南太湖的长兴、湖州地区,渔家正式定亲后,毛脚女婿逢年过节必手提一对贴上红纸的鲤鱼,上门看望未来的岳父母,同时在婚后仍要连续三年以鱼为礼孝敬丈人丈母。”
“今晚鱼儿巧梳妆,做一个神女去会襄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江南最具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的越剧,也有不少对渔文化的表现——在代表性剧目《追鱼》中,一代代王派花旦演绎着多情的鲤鱼精爱上人间落魄书生的动人故事。
禁渔更要护渔文化
“从传统渔村的环境,到渔歌、渔风、渔俗;从渔船、渔具、鱼鹰捕鱼等捕捞方式到连家船渔民的生产生活,从祖祖辈辈的渔业记忆到渔民对长江‘人水合一’的质朴情感,这些都是渔文化的重要印记和丰富遗产,应得到及时和有针对性的保护。”潘迎捷说。
中华文明很早就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的认识;而大禹颁布的“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禁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渔业保护法令。在潘迎捷看来,长江禁渔不仅是为了修补长江生态,也是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状是,长江“十年禁渔”后,渔船收缴拆解,渔具统一销毁,长江渔文化的主体——渔民洗脚上岸,长江渔文化元素正在消失。“要知道,很多地方熟悉渔业生产、留存渔家生活记忆、传承渔文化技艺活动的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渔民,这群人在‘十年禁渔’的过程中转产和老去。”潘迎捷告诉采访人员,“如果不马上行动,有关长江渔业历史的记忆很有可能在十年内逐渐消逝,母亲河也会因此少了一道宝贵的人文风景。”
宁波也很认同潘迎捷的观点,“事实上,长江渔文化亦可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发挥休闲娱乐功能。”
采访人员获悉,安徽芜湖已启动建设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主展馆面积35000平方米,馆藏数量超过1万件,常设“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长江流域渔民与渔村文化陈列”“长江流域传统渔船、渔具与渔法展”“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资源展”和“长江十年禁渔与生态文明展”五个展区,而宁波团队也承接了“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板块的相关展陈收集工作。宁波表示,团队今后会深入民间,对渔村建筑景观、渔船渔具渔法、渔家生活用品、风俗禁忌、历史神话传说等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
“当下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都有,唯独没有专门的渔文化博物馆,这是很遗憾的事。”潘迎捷说,期待博物馆建成后,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生来上一堂文化课、生物课。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