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霍尔|成为安迪?沃霍尔:愈沉沦愈快乐( 三 )


“人生下来就像被绑架 , 然后被卖去当奴隶” ,
“我从事艺术 , 只因为我很丑 , 而且也干不了别的” ,
“我的作品完全没有未来 , 这我很清楚” 。
如此招摇过市的沃霍尔竟然说自己的作品不值一提 , 这些说辞似乎和追逐名利是矛盾的 , 不免让人觉得他故作姿态 , 也难辨是真是假 。
从时代的角度来描述一个艺术家的养成是有迹可循的 , 但艺术家风格的形成除了时势使然 , 其潜意识和幼年经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不过因为人心深处的晦暗无法被明确地洞察 , 更不好言之凿凿 , 我们只能试着从创作动机上来推测一下可能的原因 。
沃霍尔生长在匹兹堡的贫民区 , 当时正值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 物质上的匮乏 , 让沃霍尔从小敏感自卑 , 更悲戚的是 , 他经历了三次精神崩溃 , 几年间只能闭门不出——很多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的童年都有过不幸 , 幼年时的创伤往往会让一个人感受力和洞察力比常人更敏锐 , 但同时创伤也会伴随其一生 , 一生都活在不安之中 。 好在 , 母亲的陪伴与鼓励 , 给他打开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世界 , 他常常独自沉浸在那个世界里 , 那时的沃霍尔已经显现出从母亲那里继承的艺术天赋 。
早年生活的拮据 , 让沃霍尔明白钱意味着什么 , 他的商业插画和名人肖像绘画一脉相承 , 模式十分相似 , 也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 为他的生活和艺术带来稳定的营收;与此相反 , 他的实验影像则一直在“赔钱” , 但他依然义无反顾 , 这是他从“谷仓”时期就开始了的艺术理想 , 让他为之着迷也为他提供精神滋养 。
这两类风评完全相反的作品 , 帮沃霍尔抵抗着不安全感与虚无感 , 他努力维持平衡 , 一边扮演着引人注目的波普艺术明星 , 一边又沉浸在对商业本质洞悉后的无尽空虚中 , 就像一个奇装异服、长袖善舞的名利场花蝴蝶 , 扇动翅膀落下催情又致幻的粉末 , 而华丽翅膀下面却是一个内向自卑的小男孩 , 虽经历了浮尘喧嚣的洗礼 , 却仍未长大 , 依旧双臂抱膝坐在阴影里 , 默默注视着彩色灯光下发生的一切 , 悄无声息 , 洞若观火 。
沃霍尔绘画作品的重复和其影像作品的延时如出一辙 , 都是一种空虚地弥漫 , 一种没法停歇的无意义 , 但与影像语言的突破相比 , 他绘画语言的进展却十分地缓慢 , 直到80年代左右 , 他绘画里的那种虚幻才有了很强的侵染力 。 在《神话》系列中 , 他的绘画语言已炉火纯青、收放随心 , 作品中消费元素的刺眼与死亡气息的阴晦纠缠在一起 , 他似乎不再执着于曾向大众立下的人设 , 这可能源于他物欲的衰退 , 也可能源于他身体状况的变差 , 他在《神话》中没有表现得如以往一般的明媚坚挺 , 而是流露出他的脆弱和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对幽深的敬畏 。
上世纪60、70年代的沃霍尔是纽约艺术时尚界的风标 , 吸引着很多想靠近这个圈子中心的年轻人 , 但风尚总是容易过时 , 沃霍尔十分在意自己的年龄 , 努力地维护着自己前卫的公众形象 。 书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1985年 , 当年轻的嬉皮士史蒂夫?乔布斯把一台苹果电脑送到沃霍尔的面前时 , 沃霍尔突然感觉自己老了 , 也落伍了 。
1987年 , 沃霍尔在一场手术中意外去世 。
我们终将坠入虚空
沃霍尔在世时虽已获得巨大的世俗成功 , 但他的价值并没有引起审慎的艺评家们足够地重视 , 直到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慢慢浮现出来 , 人们才意识到安迪?沃霍尔被低估了 , 以致之后的美术史不得不几次去重新定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