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四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本文图片

“燕姬的嫁妆”展览
春秋时期礼器形式的变化除社会经济因素外 , 还与周王室衰败导致文化范式的缺失有关 。 例如在今湖北北部有一曾国 , 其地域范围很大 , 超过了二百平方公里 。 虽然这个封国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之中 , 但它掌握着金属资源 , 非常富有 。 曾国国君实力也很强 , 使用九件鼎 。 但因为曾国所处位置远离政治中心 , 所以其政治影响力还有待确定 。 曾国的青铜器非常程式化 , 没有设计创新 , 比如 , 北白鹅墓地中所出的簋是口沿窃曲纹与器腹瓦纹的组合;而曾国的簋也基本只在口沿处饰有窃曲纹、重环纹等等 , 就像使用了固定公式 。 张昌平教授认为 , 纹饰的排布对艺术设计水平要求很高 , 而曾国的器物多是“照葫芦画瓢”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本文图片

程式化的曾国青铜簋(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 , 文物出版社 , 2009年)
远离政治中心的曾国在文化水平上也有一些问题 。 比如 , 出土于今随州的曾国青铜器“起右盘” , 器型与西周晚期的盘几乎完全一致 。 该盘上有铭文 , 且字形看似规整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本文图片

收藏于随州市博物馆的安居桃花坡一号墓出土的“起右盘”(《礼乐汉东——湖北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精华》 , 文物出版社 , 2012年)
铭文内容隶定如下:“隹(唯)起右自作用其吉金宝盘 , 迺用万年[子]=孙[=]永宝用享[永]用之” 。 其中“子”、“孙”、“之”字及重文符号上下颠倒 , 而且铭文排字顺序有问题 , 语句不通顺 。 这类“反书”问题常见于春秋早期的器物上 , 由此可见器物的制作者和使用者文化水平都不高 , 甚至可能不识字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本文图片

“起右盘”铭文(《殷周金文集成》10150)
1966年在京山苏家垅遗址中出土了一对的“曾仲斿父方壶” , 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 。 “曾仲斿父方壶”高约66厘米 , 重约32千克 , 体量较大 。 作为 “明星文物” , 该壶受誉颇高 , 曾入选1980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等展览 。 艺术史家杜朴(Robert L. Thorp)在“随县墓——再思五世纪”(The Sui Xian Tomb: Re-Thinking the Fifth Century)一文中称该器为“纪念碑式的壶” 。 苏芳淑在《赛克勒收藏的东周青铜礼器》(Ea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图录中评价这件青铜器有“较之虢国更高的品质” 。 而在国内的《大圣遗音——中国古代最美的艺术品》图录中也将其列入百件收录文物之中 , 并介绍道:“新的艺术生命 , 就要从传统形式的束缚中脱颖而出了 。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本文图片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京山苏家垅遗址出土的“曾仲斿父方壶”
方壶的样式较为程式化 , 早期多以“十”字形背带纹为基础 , 之后在背带纹之间添加龙纹等纹饰 , 亦有在壶腹使用半浮雕龙纹的情况 。 与之相比 , “曾仲斿父方壶”似乎极具创新性 。 然而该壶上多层波曲纹布局的装饰在西周晚期的许多圆壶上已经出现 , 如“几父铜壶”等 。 同属曾国的“曾伯陭壶”上几乎每层纹饰都与“曾仲斿父方壶”相同 。 在中国古代 , 方形青铜器等级往往高于圆形器 。 一般在高等级的墓葬中 , 才有方壶出土 , 而“曾仲斿父方壶”的纹饰却“抄袭”了更低等级的圆形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