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碑立于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 , 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于河南偃(yǎn)师 。 后来它被移到偃师西南辛村东牛王庙做成石案 , 字面向下 , 慢慢也就无人知晓了 。 1929年初 , 牛王庙改成辛村小学 。 1930年夏天 , 小学里一个小孩钻到校内石案下避暑 , 发现石案下有字 , 袁安碑才得以重为世人所知 。
1938年抗日战争中 , 袁安碑再次下落不明 , 直到1961年8月 , 才在河南偃师扒头乡政府院内被发现 。 袁安碑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 。
袁安碑字体遒美流转 , 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正大 , 是汉代篆书碑刻中书法水平最高的 。
袁安碑正中有一个孔 , 这个孔叫做“穿” , 它是下葬时用来穿辘轳(lùlu , 意思是木头滑轮)将棺牵引下放到墓室中去的 。 汉代结束以后的碑上 , 都是没有“穿”的 。
丧服
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 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 , 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 。 丧服分为五个等级 , 叫做五服 。 五服的名称是斩衰(cuī)、齐衰、大功、小功、缌(sī)麻 。 下面根据《仪礼·丧服》篇所记 , 分别加以叙述 。
斩衰(缞 , 读cuī)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 。 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 , 下衣叫裳 。 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 , 衣旁和下边不缝边 , 所以叫做斩衰 , 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 。 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也是斩衰) , 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 , 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 , 这叫“髽(zhuā)衰” 。 斩衰都是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 。
齐衰次于斩衰 , 这是用熟麻布做的 。 因为缝边整齐 , 所以叫做齐衰 。 《仪礼·丧服》篇载齐衰分为四等:(甲)齐衰三年 , 这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乙)齐衰一年 , 用杖(丧礼中所执的) , 这叫“杖期(jī)” , 这是父在为母、夫为妻的丧服;(丙)齐衰一年 , 不用杖 , 这叫“不杖期” , 这是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的丧服 , 已嫁的女子为父母 , 媳妇为舅姑(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也是不杖期;(丁)齐衰三月 , 这是为曾祖父母的丧服 。
大功次于齐衰 , 这是用熟麻布做的 , 比齐衰精细些 。 功 , 指织布的工作 。 大功是九个月的丧服 , 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是大功 , 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 。
小功又次于大功 , 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 , 是五个月的丧服 。 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晜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姊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 , 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 , 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 。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 比小功服更精细 , 丧期是三个月 。 男子为族曾祖父 , 族曾祖母 , 族祖父 , 族祖母 , 族父 , 族母 , 族兄弟 , 为外孙(女之子) , 外甥 , 婿 , 妻之父母 , 舅父等都是缌麻 。
以上是礼经上所记的一套丧服制度 。 这套制度在当时虽然不见得全部实行 , 后世的丧服丧期虽然也有所改变 , 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
第一 , 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 。 妻为夫居丧三年 , 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 。 明代以前 , 如果父亲还在 , 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 。
第二 , 在丧服中又可以看出嫡庶的分别甚严 。 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明代以后 , 庶子为自己的母亲也服丧三年) , 但是嫡子不为庶母服丧 , 后来改为期年丧 。 长子长孙在服丧中很重要 。 在丧制中有所谓“承重孙” , 就是由于嫡长子已死 , 应由嫡长子的儿子承担丧祭(和宗庙)的重任 。 又有所谓“承重曾孙” , 承重孙或承重曾孙在讣(fù)闻(讣告)中名字是列第一位的 。
- 胜利凯旋@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大年初四】常山战鼓声声擂
- 中国节&网络中国节?春节|初四:虎啸龙吟乐逍遥
- 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残雪再次陪跑,小学没毕业的她在国外大火
- 神器!古代能“上打昏君,下斩奸佞”的四大神器,尚方宝剑只是最弱的!
- 绝代佳人&她是中国“第二位西施”, 王语嫣的原型, 金庸追她一生也没有成功!
- 孙赵焕彬$现存唯一一份古代状元试卷:字迹工整程度堪比印刷,令后世人膜拜
- 通缉令@古代通缉令如此抽象还能抓到人看最后一句话,根本跑不了
- scate:tttttttttt&冬奥火炬传过“民族之脊”中国式浪漫“飞扬”
- 薛丁山@我国古代4大名将,每个都武艺高强,在历史上,却都不存在!
- 古代$我国古代第一猛将,因死得太冤被百姓敬为神,死后无人盗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