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本文图片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2021年6月10日 , 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 , 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那么大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 ,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 , 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 以昏时夜祠 , 到明而终”)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 , 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汉明帝永平年间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 , 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 南北朝时 , 元宵张灯渐成风气 。 梁武帝笃信佛教 , 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 。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本文图片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自隋、唐、宋以来 , 元宵节曾盛极一时 。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 , 万国来朝 , 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 , 绵亘八里 , 列戏为戏场”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 , 至晦而罢 。 唐朝元宵节比隋朝更热闹 。 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 , 盛饰灯影之会 , 金吾弛禁 , 特许夜行 。 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 , 无不夜游 。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本文图片

元宵之夜 ,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 人们赏灯 , 猜灯谜 , 吃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 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 , 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 , 又称上元 , 唐末才偶称元宵 。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 到了清朝 , 就另称灯节 。 在国外 , 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 , 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 , 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 至清代 , 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本文图片

中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 , 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 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所以全国各地都过 , 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 , 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
元宵节|国家级非遗名录里的元宵节,从何时兴起?
本文图片

南北方习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饮食文化上 。 北方吃的是元宵(非汤圆) , 作法和汤圆不一样的 , 汤圆是和好糯米面 , 把馅象包饺子那样包进去 , 而元宵是把馅团成小球状 , 把干的黏米面(糯米 , 或者是北方常见的黄米)放在一个盘子(俗称笸箩)上 , 把馅放在面上面 , 端起笸箩来回筛动 , 把面一层一层的沾上去 , 期间需要适当喷水以增加沾和力 。 象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 达到直径约5厘米左右就差不多了 , 油炸后使用 。 所以南方叫煮汤圆 , 北方叫炸元宵 。 另外 , 北方大多数地区在正月十五晚上会有舞龙灯的习俗 , 乐队(民间叫吹鼓手)奏起龙吟曲 , 青壮健者随着节奏和旋律把那大龙团团舞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