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为什么要疯狂杀人? 这个麦克白的答案太肤浅( 三 )


3
既然麦克白有这种良知的可能性 , 却又为何在杀了邓肯后 , 变本加厉 , 一路杀下去?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 在这三种电影改编中 , 只有黑泽明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朴素的表达 。 奥逊·威尔斯把这个问题归结于“极权暴政” , 这既有战争创伤 , 也有战后地缘政治阴影的投射 , 但是这样未免是对莎士比亚的表浅化 。 J·科恩的版本更像是一种“权力的游戏” , 尤其是他还改变了原著中的罗斯这个人物 , 将他改成了“腹黑男” , 结尾预示着这种权谋论还将以更“黑”的方式开展下去 。 当然 , 这可以解读为当下美国式的焦虑症 , 我们也可以理解 , 为何在这个版本里 , 麦克白杀人和疯狂地杀人 , 表情上几乎都没有什么波澜 , 因为这本身就是当代的一种严重的症候……
已经有很多思想家对麦克白的问题展开了解读 , 其中俄国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在《莎士比亚及其批评者勃兰兑斯》中为我们提供了麦克白疯狂杀人的一种解答 。
康德有一句几乎在今天成为自媒体鸡汤的名言:“星空在我头顶 , 绝对律令在我心中 。 ”这句话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 , 正是因为其足够简单粗暴 。
舍斯托夫认为 , 康德的这个判断包含了一些偏见 , 比如罪犯的灵魂就是十恶不赦的 , 它在杀死违背者的同时也杀死了可能的道德的愿望 , 就好像犯罪者先天地就想要当一个坏人似的 。 而在莎士比亚这里 , 绝对律令只是人的行为的调节者 , 它的作用是纯粹外部的;它的力量就像是警察机构对犯罪的警告 。 这个律令宣布了你是“恶人”之后 , 也终止了你的全部道德的可能性 , 因为你已经是恶人 , 已经一切都无法挽回 。 麦克白心中的绝对律令自动将他自己革出教门 , “麦克白将再也得不到睡眠” , 他甚至连祷告的可能性都不再有 。 正因如此 , 他接下来就只有接连不断开启杀戮 , 因为“我已然深深地浸泡在血泊之中 , 反正回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那就在血海中漂泊好了……”(朱生豪译文) 。
我们看到 , 他实际上恰恰是一个害怕绝对律令的人 , 他并不想成为一个大罪人 , 但是他的自由意志偏偏阻止不了他的绝对律令 , 绝对律令只在第一次恶念升起的时候有效 , 但如果警告失效之后 , 它带来的就是“破罐子破摔” , 从而导致了进一步犯罪 。
当然 , 舍斯托夫的意思绝对不是说麦克白的杀人是合理的 , 他更深入地探讨了麦克白的心灵 。 他发现 , 麦克白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安宁 , 而根本没关心邓肯或班柯的生命 。 因为绝对律令教导人只考虑自己 , 只关心自己 。 而真正的道德恰恰开始于绝对律令终结的地方 。
舍斯托夫的意思是 , 人的道德高度不是看他是否愿意服从规则 , 而是看他是否有能力在他人身上感觉到自己 , 这也是最犀利、最直达“当下”的视角 。 麦克白夫人不想下手 , 因为她觉得邓肯睡着了的样子活像自己的父亲 , 下不了手 , 而麦克白则不然 。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 。 难道只有自己的亲人是生命 , 其他人就是“别人”而已?更进一步讲 , 与自己“无关的”人的死亡就只是一串数字?
而上述三个电影改编中 , 也只有黑泽明较为细致地展示了麦克白对邓肯的感恩之情 , 以及班柯对邓肯的感恩、对麦克白的信任 。 这也是因为黑泽明是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 , 虽然他的这种人道主义是有局限性的 , 也改变了莎士比亚的一些本质上的东西 。 但另外两版甚至都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 尤其是科恩版 , 几乎就是提供了一个当代主流的利己主义者可能如何行事的模板 。 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孤狼”——而这样就只能带来最坏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