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茹毛饮血到炊煮熟食,中国人的餐桌见证了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 。吃饭——不仅为了果腹和生存,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 。不论是粗茶淡饭,还是八珍玉食,中国人在调羹弄膳间处处流露着生活的智慧与哲思 。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上,240余件(套)文物从餐桌“走”上展台,带领观众细品人间烟火气 。从良渚文化时期的炭化稻米、商代青铜食器,到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点心、清代彩绘葫芦式餐具盒……展览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分为“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五个单元,有滋有味地讲述中国味道 。
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文章图片
观展 亮点
一餐一饭皆故事
一颗“黑米粒”记录万年稻作栽培史
中国的主食文化源远流长,一粒米、一棵稻都有故事 。进入展厅,点点灯光汇聚在一颗“黑米粒”上,这是一粒距今上万年的炭化稻米,经专家研究认定,它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 。2006年,考古学家在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发现了这颗炭化稻米,并找寻到了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 。这次意义重大的“相遇”将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而上山遗址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 。
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文章图片
炭化稻米
在炭化稻米隔壁,一颗颗炭化谷粒也被盛放在玻璃器皿中,它们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栽培小米籽粒,距今已有9000到10000年,出自北京门头沟的东胡林遗址 。作为小米的“祖先”,炭化谷粒与稻米、黄米、麦类、豆类组成了五谷 。而随着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五谷也逐渐演化成粮食作物的总称 。
对于中国人而言,食五谷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仪式感——古代人的餐食中还体现着养老礼制的规矩:以天子名义颁赐给天下老人的慰问品竟是一锅煮得稀烂的“糜粥” 。就在观众对此一头雾水时,展板上讲述了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解释了养老礼制的合理性 。
据《史记》记载,年老的周公吃一顿饭要反复吞吐三次 。原因是最早的“饭食”属于“干饭”,又粗又涩,老年人分泌的唾液又少,故无法下咽 。为了尽快接待来访的客人,周公只能把嚼了半截的“干饭”吐出来 。这一方面说明了古代先民所食的粟米干饭确实难以消化,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古代的养老礼制为老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最切实的关怀 。
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文章图片
青铜烤炉(汉)
一果一蔬串历史
大白菜曾被比作如同熊掌一般美味
蔬果自古就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对野生蔬果进行人工栽培 。展厅一侧的玻璃罩中摆放着一个蓬松肥美的白菜模型,它的“成长经历”算得上是我国植物人工培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
白菜在古时被称为菘,在汉代已有记载,但品质较差,和现代相差甚远 。南北朝时期,白菘大放异彩,在时人的眼中,秋末的菘菜与初春的韭菜并列为菜中美品 。到了宋代,菘的优良品种被培育成功,新品种结实、肥大、高产、耐寒,并且滋味鲜美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 。”宋代诗人苏轼曾把它比作如同熊掌一般的美味 。明清时期,菘的培育更为普及成熟,栽培区域由北及南,遍布黄河和长江流域 。如今,白菜仍是北方冬春季的“当家菜”,人工培育品种的供应可达半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