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重修去年启动 , 按照古建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要求 , 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 。 小院里 , 青砖灰瓦透着古朴、幽静 , 游廊间的红色立柱经过粉饰后更显喜庆 。 在一些立柱的中间 , 套着一个个“箍” , 原来 , 这就是古建修复中常用的墩接技术 。 即截去腐朽部分 , 接上新的木材 , 保证其构件功能 。
小院西侧 , 一块三米多高的石碑被安上了一层玻璃罩 。 负责此次加固装饰工作的北方昆曲剧院院务管理中心主任付京京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座百年戏楼 , 这块碑上篆刻了正乙祠修建的过程 , 是这座百年戏楼的“身份证” 。 透过玻璃罩 , “清康熙六年”字样清晰可见 , 可在石碑的底部和背面 , 一些文字已模糊不清 。
不仅如此 , 此次修缮还恢复了游廊内装饰墙的功能 。 原来 , 曾经的会馆院落中都会留出白色的装饰墙 , 画师在上面绘出吉祥图案 , 彰显会馆地位 。 现在 , “柿柿如意”“花开富贵”“松鹤延年”等装饰画也已重绘完毕 。 穿过院落走进戏楼 , 百年余音恰似昨日 。
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座百年戏楼 , 修缮过程中在戏台、廊柱、台阶、包厢等处安装了LED冷光源 , 用淡光勾勒戏楼轮廓 。
“这些光源是可感的 , 如果有观众准备登楼 , 台阶就会随之亮起 。 ”
本文图片
穿过院落走进正乙祠戏楼 , 百年余音恰似昨日 。
会馆·新生
“会馆有戏”再现“看乡戏”
修缮和提升为会馆“新生”提供了保障 。 2021年10月至今 , 位于核心区的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 , 陆续上演“会馆有戏”精彩演出 。 这是当代会馆活化利用的创新尝试 , 也是对百年前会馆里“乡人欢聚看乡戏”生动场景的再现 。
张勇介绍 , 旧时的北京会馆 , 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各省市“驻京办事处” , 但两者却有着本质区别:会馆是民间自发集资所建 , 而办事处则是官设机构 。 因此 , 当时赴京的同乡们在会馆说家乡话、吃家乡饭、听家乡戏 , 上演乡人欢聚、吟诗饮酒、祭祀演戏的生动场景 。
在颜料会馆修缮中 , 戏台原貌重现 , 一幕幕“会馆有戏”上演 , 400多年前山西颜料、桐油商人相聚听戏的场景回来了 。 “山西是我国民族音乐大省 , 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段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 , 百年之前 , 在颜料会馆的戏台上就曾经是一派管弦丝竹之音 。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 。
去年至今 , “会馆有戏”在颜料会馆保持每周一次的演出频次 , 以民乐为主 , 通过相声、鼓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 , 既能让游客观众感受到山西味道 , 也能体会到京味京韵 。
本文图片
颜料会馆保持每周一次的演出频次 。
今年年初 , 颜料会馆还吸引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欧阳启明带着戏曲爱好者们在此排练 , “爱戏曲的人看到戏楼、戏台 , 天然就喜欢 , 而且会馆位于老北京味儿浓厚的前门地区 , 青砖灰瓦、小桥流水 , 非常有诗情画意 。 ”
正乙祠戏楼重张在即 , 届时 , 婉转的昆曲唱腔将萦绕于古朴的雕梁之间 。 孙明磊告诉采访人员 , 此次开幕季 , 选取了四幕颇有历史渊源的大戏连台上演 , 分别是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和《怜香伴》 。 其中 , 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驻场戏《天官赐福》将作为开幕庆典戏首次亮相 。
- |现场|葛饰北斋领衔,北京呈现“江户绮想曲”
- 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 数字藏品|数字藏品爆火,文化定义的转移
- 浮世绘|现场|葛饰北斋领衔,北京呈现“江户绮想曲”
- 北京画院|一辆从延安到北京的专列:北京画院开启院史研究展
- 文化|看展览、逛市集,在成都开启一场春日寻梦之旅
- 传统|文化更深,创意更活
- 北京市|互联网人求职难:几百人抢一个岗位,三面时HC被锁
- 北京市|DNF:4月职业排名,倒数20名出炉,召唤没让人失望
- 教育部|文化差异就像镜子 想进步就需要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