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会馆之都 。 自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1949年12月 , 北京兴建的会馆共计647处 。 然而 , 时代变迁让会馆经历了不同的际遇 。 有的挂上“文保”牌 , 有的成了大杂院 , 有的只闻其名 , 旧址早已无处寻 。
2021年下半年 ,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 , 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 。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部署下 , “会馆有戏”系列活动陆续登场 , 湖广会馆、临汾会馆等8个会馆先行先试 。
北京 , 用文化激活了百年会馆资源 。
本文图片
北方昆曲剧院对正乙祠戏楼进行修缮和运营 。
东城·临汾会馆
大杂院重获新生 两进院落尽显古风
会馆 , 是京城几百年来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 也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前门草厂三条与西打磨厂街交会处 , 一座古朴的灰色小楼是临汾会馆 。 2017年 , 有着400年历史、曾沦为大杂院的临汾会馆重获新生 。 清退30多户居民后 , 东城区对其进行修缮保护 , 建成“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 。
临汾会馆始建于明代 , 距今逾400年 , 由山西临汾五行商人共建 , 整座院落为三进四合院 , 山西民居特色十足 。 2015年 , 东城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 , 对临汾会馆进行了修缮 。
现在走进馆内 , 能看到多处历史遗存 。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勇介绍 , 第一进院落门楣上 , 是民国二十六年的“紫气东来”木匾 。 第二进院落的中殿屋顶 , 发黑的梁、柁也是原来的构件 , 上面的“金龙和玺”彩绘和金蓝两色的双龙戏珠图案依稀可见 。 中殿还有一组镇馆之宝 , 是留在东、西山墙上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 , 上面的文字讲述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 。
本文图片
临汾会馆
西城·正乙祠戏楼
戏楼“活化石”的逆生长
距离临汾会馆不远的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的门头 , 几位画工正在给墙上的戏曲人物着色 。 勾一勾丑角脸上的“豆腐块” , 描一描老生的白髯口 , 简单几笔 , 就给人物增添几分灵动 。 这里是“银号会馆”旧址 , 相比之下 , 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加响亮 , 正乙祠戏楼 。
在这个坐南朝北的小院里 , 藏着一座二层戏楼 。 始建于明代 , 重修于清代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室内剧场 , 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 , 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文化地位 。
本文图片
画工正在给正乙祠戏楼墙上的戏曲人物着色 。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戏楼 , 百戏之祖的昆曲曾在此作场 , 也见证了京剧的兴起与发展 , 众多昆曲、京剧大师都曾在这里演出 , 命运不济时也曾沦为仓库、兵营、煤铺、招待所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重新恢复戏楼本貌 。
2018年12月31日 , 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 , 正乙祠关门谢客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 , 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 。
北方昆曲剧院对正乙祠戏楼的工作高度重视 。 多次协调推进对于正乙祠的加固、重装工作 。 组织多方力量多次研讨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这座“殿堂级”的文化“活化石”;如何以高品质的文化内容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 承接好新时代首都的历史文化使命 。
- |现场|葛饰北斋领衔,北京呈现“江户绮想曲”
- 饮食文化|国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飘出万年烟火气
- 数字藏品|数字藏品爆火,文化定义的转移
- 浮世绘|现场|葛饰北斋领衔,北京呈现“江户绮想曲”
- 北京画院|一辆从延安到北京的专列:北京画院开启院史研究展
- 文化|看展览、逛市集,在成都开启一场春日寻梦之旅
- 传统|文化更深,创意更活
- 北京市|互联网人求职难:几百人抢一个岗位,三面时HC被锁
- 北京市|DNF:4月职业排名,倒数20名出炉,召唤没让人失望
- 教育部|文化差异就像镜子 想进步就需要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