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33周年祭:时常忘记他的忌日,总会想起他的诗

1979年暑假 , 查湾村放了一场露天电影 , 《铁道游击队》 。
村民们早早地占好了位置 。 人群里 , 有15岁的查海生和他的弟弟们 。
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 。 然而 , 当电影里出现火车的时候 , 观众席里忽然冲出了一道兴奋的声音:
“过几天我也要去坐火车了 。 ”
这道声音 , 划破了当下的宁静 , 也划破了查湾村向来的平静 。
查海生是查湾第一个坐火车的人 。
火车的铁轨 , 是一条让查湾人向往不已的道路 , 因为 , 它连接着未知的、先进的物质文明世界 。
15岁的查海生要坐火车去北大上学 , 这成为查湾的大新闻 。
大家给他投射一种近似“全村的希望”的目光 。
但是 , 10年后 , 沿着铁轨回到查湾扎根的 , 却是25岁诗人海子的骨灰 。
|海子33周年祭:时常忘记他的忌日,总会想起他的诗
本文图片

▲海子(1964-1989) 。 图源:网络
到北大
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 , 海子是兴奋的 。
他穿着父亲缝制的中山装 , 拎着母亲做的花棉被 , 随着火车汽笛响起 , 向前来送别的父亲招招手 , 以示告别 。 在兴奋中 , 他甚至没有听见父亲的叮嘱:“到北京就写信 。 ”
此时此刻 , 这名15岁的少年 , 看着窗外逐渐陌生的景色 , 对未来充满期待 。
他的期待自然没有落空 。
“北大是所名不虚传的大学 , 我在这里生活、学习得很愉快 。 ”(海子家书)
|海子33周年祭:时常忘记他的忌日,总会想起他的诗
本文图片

▲海子北京留影 。 图源:网络
海子就读的是北京大学法律系 。
关于这个选择 , 与他个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
在考上北大以前 , 海子其实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 他按部就班地学习 , 取得优异的成绩 , 接受着来自各方的安排:
最开始读的是理科班 , 但由于学校考虑到文理学科协调以及高考成绩 , 便把海子改到了文科班 。
对此 , 他只为父亲一句“是不是你学习不好才被转班”的误解而伤心 , 并没有丝毫的抗拒 。
成为安庆地区文科状元后 , 原本是听从别人的建议报考复旦新闻系 , 但后来又听从另一方的建议报考了北大法律系 。
不管是哪个选择 , 海子都没有异议 。 因为他心里也没有明确的兴趣方向 , 对未来的一切很模糊 。
|海子33周年祭:时常忘记他的忌日,总会想起他的诗
本文图片

▲北大法律系七九级二班合影 , 前排左二为海子 。 图源:网络
在离开查湾村以前 , 海子一直是个这么“乖”的人 。
但到北大后 , 一切都不一样了 。
20世纪80年代初 ,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 是一个诗意盛行的社会 。 诗人西川后来回忆说 , 那时候你不写诗 , 真是个傻瓜蛋 , 全都写诗 。
丰富的“朦胧诗”喷薄而出 , 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的诗歌 , 改变了过去单纯描摹现实的传统诗歌样式 , 转而把诗歌推向了探求人生的方向 。 这种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的对“人”的关注 , 与人们内心的渴求是一致的 。 于是 , 人人写诗 , 尤其是青年 。
而80年代初的北大 , 根据海子的好友陈陟云的回忆 , 简直就是诗歌的北大 。
海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 , 接触上诗歌的 。
那是他大三的时候 , 1982年 。
海子先是看室友刘广安写的诗被同学朗读 , 受到同学的批评、攻击以及赞赏 , 十分羡慕 , 想着自己的文笔也不赖 , 于是偷偷地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模仿别人 , 写下自己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