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对话林凡:脉脉只选择垒塔,拒绝搬砖( 二 )


“经常上脉脉的人 , 他感受到的脉脉跟你只看媒体感受到的脉脉完全是两个不同的App 。 ”
根据我们的亲身体验 ,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 在脉脉上交换行业信息、工作状况的帖子屡见不鲜 。 有人在这里听八卦职言打发闲时 , 也就有人征询同行意见 , 为人生规划做好打算 。
而如今的脉脉并不止步于互联网 , 正在一步步“破圈” 。 去年脉脉选择了20个行业作为增长点 , 到年末有17个行业都完成了用户活跃度的快速增长 。
为了帮助用户入职时提供更好的指引 , 今年春季招聘期间 , 脉脉打出“先看点评 , 再找工作”的宣传口号 , 在职员工或离职员工可以对其公司写下评价 , 以便利后来者进行求职参考 。
本意想抹平招聘之间的信息差 , 但也遭到部分非议 , 员工过于主观的评价是否会加深劳资关系的裂缝?
高频打低频 , 脉脉拒绝“搬砖”在林凡眼中 , 中国的招聘市场还处在战国时代 , 正是群雄割据的局面 。
早期的脉脉 , 广告一直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 或许是由于天然的互联网氛围 , 脉脉的招聘起量也十分迅速 , 2020年招聘、会员、广告三大业务营收占比就已经变为1:1:1 。
时间来到2021年12月 , 这一占比数据则又变为3:2:1 , 据林凡在8周年演讲中透露 , 脉脉招聘商业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长了259% 。
自2018年完成D轮2亿美元的融资后 , 脉脉就没有再进行过对外融资 , 与之相对应的是 , 不做广告营销、不刻意追求数据的脉脉 , 反而比人们想象的活得要好 。
对比依靠“洗脑广告”起量的大量招聘软件 , 林凡对于招聘这门生意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
“互联网行业竞争的模式 , 一种叫搬砖 , 一种叫垒塔 。 ”
在林凡看来 , 包括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 , 都是通过大量的广告 , 让用户对这个平台产生一定的认知 , 然后聚拢流量 。 而平台再将活跃用户们的求职诉求卖给企业端 , 实现商业变现 。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循环 , 对于这一类平台 , 由于极其依赖流量输入 , 使得其不得不再将赚到的钱投入到广告中吸引新增用户 , 再次将诉求卖予客户 , 自此这样的商业模式才算走完一个循环 。
我们翻看Boss直聘招股书发现 , 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 , 其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9.17亿元、13.48亿元以及6.19亿元 , 而上述费用在其营收中的占比分别高达91.8%、69.3%、78.4% 。
“这个生意模式它永远都在翻转 , 因为你只要不打广告 , 两年三年就没有人记得你了 , 今天很多招聘网站已经被完全淡忘掉了 , 所以招聘网站的‘搬砖’十分典型 , 今天不管你做得多好 , 都有可能在下一个节点上被大家遗忘 。 ”
在林凡看来 , 招聘是一个低频行为 。
根据时代数据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作为最爱跳槽的95后 , 其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也达到了15个月 。 而这也意味着 , 对于招聘平台来讲用户的活跃频率并不高 , 对于用户来讲 , 这些平台大多数时间也只不过是众多躺在手机闲置App中的一个 。
这样的底层特性也决定了其“搬砖”的商业模式 。
什么叫垒塔?比如脉脉和领英在做的很多事都叫垒塔 , 即用户不是为了招聘而来 , 他们即便不换工作也在App非常活跃 。
林凡给我们透露了一个数据 , 脉脉上的各大公司员工基本上每周会来2-3次 。 这些用户并不只是为了求职 , 或是闲聊八卦或是收集信息为自己做职业规划 。
因此对于脉脉来讲 , 当平台做增长时可以选择广告投放 , 当平台不需要增长的时候可以完全不投广告 。 比如微博、小红书、B站 , 不打广告 , 用户依然还是很活跃 。 所以当平台已经形成了用户黏性的时候 , 这时候去做招聘 , 甚至做职业教育 , 做其他各种各样的服务都会比较顺利 , 也不需要额外再去花广告费 。 因为平台没有办法通过打广告留住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