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全方面的国家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 二 )


 
再来说“老”的福利 。宋代收养贫困老人的福利机构也包括综合性机构与专门的养老福利机构,“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都是收养“老而无归”的养老院,“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综合性福利机构也收养孤寡老人、流浪乞丐、残疾人士、贫困人口等 。按宋人的界定,60岁以上为老人 , 可享有进入福利机构养老的权利,国家给他们的养济标准一般为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钱 。对80岁以上的居养老人,政府还有额外补助,另给大米及柴钱,90岁以上老人每日有酱菜钱20文,夏天给布衣,冬季给棉衣 。
【宋代全方面的国家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 
现在来看看宋人“病”的福利 。宋代收养、治疗孤苦贫困病人的专门机构主要是“安济坊” 。北宋崇宁年间,朝廷下诏全国各路遍置安济坊 , 颁发“安济法”,要求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 , 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 。安济坊“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 。又作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 。”即实行病人隔离制,并提供汤药、伙食 。此外 , 另有专门收治患病旅客的机构“安乐庐”,因旅人“有病于道途 , 既无家可归,客店又不停者,无医无药,倾于非命,极为可念” 。政府还要求旅店如发现病人,不得将其赶走 , 而应就近请大夫治疗,然后报告官府 , 报销医药费 。
 
除了收养病人的福利机构,宋代还设有“药局”、“施药局” , 类似于今日的平价门诊部,“民有疾咸得赴局就医,切脉约药以归”,药局只“收本钱不取息” 。有时候,药局也向贫困人家免费发放药物 。宋人吴自牧记述道,南宋时,“民有疾病 , 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者诊视 , 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朝家(朝廷)拨钱一十万贯下局 。令帅府多方措置,行以赏罚 , 课督医员,月以其数上于州家,备申朝?。ǔⅲ?。或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 , 必奏更生之效 。”
 
“从摇篮到坟墓”,人生的归宿最终都是墓冢,那么来看看“坟墓”即“死”的福利 。宋代之前,历代也有设义冢助葬贫民、流民之举,但制度化的福利性公墓体系则是在宋代才形成的,此即“漏泽园”制度 。漏泽园先是设于京师汴梁,北宋真宗年间,朝廷在“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 。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 。到了神宗朝,政府又正式下诏:“令逐县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葬 。无主者,官为瘗之;民愿得钱者,官出钱贷之;每丧毋过二千,勿收息 。”建炎南渡之后,宋高宗也下诏要求临安府及诸郡复置漏泽园,整个南宋时期,各地普遍都设立了这种福利性公墓 。
 
宋代的漏泽园,有一套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逝者有冥器陪葬,有“兰羞”(佳肴)祭祀,尽力照顾了逝者的尊严,这些下葬随品及祭品都由政府置办;“园中置屋,以为春秋祭奠 , 听其亲属享祀”;还有专人管理,“官委德行僧二员主管,月给各支常平钱五贯、米一石” 。
 
至于季节性、临时性、赈灾性的例行救济,比如“雪降则有雪寒钱 , 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也是“每岁常例”,这里不展开细述 。总之 ,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说,宋代隐隐然已经有了几分“福利国家”的气象 。两宋期间建立起来的国家福利体系,为历代最为完备,不但超越了前代,而且为后世所不及,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代 , 国家福利其实是收缩的 。当然,宋朝设立福利的宗旨,跟落实这一宗旨的效果之间 , 肯定存在一个折扣 , 但1000年前的宋政府能建成这么完备的国家福利体系,还是让我们不能不生出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