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支持美国诗歌还是诗歌?后者更为重要 , 但重要的是 , 美国应该推动美国诗歌的发展 , 前提是美国诗歌并非对艺术视而不见 。 任何一个民族的荣耀都在于 , 要创造可以向外输出但不能有辱其祖宗荣耀的艺术 。放弃比喻的极端式观察
当然 , 从更广阔的背景看 , 庞德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 因为他们三人——庞德、艾略特、威廉斯——毕竟是现代主义诗歌这同一条堑壕里的诗人 。 尽管 , 威廉斯由于竞争的原因或者是因为策略的考量 , 有意夸大了和艾略特之间的区别 , 但庞德、艾略特在20世纪初的英语诗坛上 , 也是以力求创新的崭新诗人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 现代主义诗歌本质上就是以“创新”为己任 , 想想艾略特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荒原》中写到的伦敦日常生活场景 , 想想庞德在《比萨诗章》中对于自身悲剧性处境的描写 , 指责他们和“现实生活”脱节显然是不准确的 。 庞德和艾略特都是博览群书的诗人 , 他们也善于从经典诗人那里寻找创作的资源 , 比如艾略特就从但丁和英国玄学派诗人作品里学到不少东西 , 而庞德则从普罗旺斯行吟诗人和维庸身上汲取养分 。
威廉斯没有将自己的诗歌之根扎得那么深 , 但他也有自己的源头 , 那就是爱默生和惠特曼的传统——一种相对晚近却更开放的传统 , 一种更加包罗万象的企图 。 也就是说 , 威廉斯在追寻诗歌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我们以威廉斯被选入各种诗选最多的短诗《红色手推车》为例:
那么多
仰赖
一辆红色
手推车
亮闪闪带着
雨水
在几只白鸡
边上(李晖译)
这首诗普遍被认为是威廉斯意象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 可是典型的意象主义诗歌通常在意象中追求更多的联想更多的象征 , 比如庞德那首著名的《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 。 (赵毅衡译)
两相对照 , 不难发现 , 庞德还是借助于一个传神的比喻 , 凸显意象的生动 , 这到底还是一种较传统的写作路径 , 而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在诗中就是它自身 , 威廉斯只是将自己所见直观地用文字描画出来 ,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 , 威廉斯弃绝了传统诗歌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比喻 。 这是一种极端的观察 , 诗人无限贴近被观察物 , 极其专注 , 不让头脑里旺盛的联想扭曲观察的视线 。
文章图片
埃兹拉·庞德 。
威廉斯大量诗歌展现的都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日常生活场景 , 诸如破烂的玻璃碎片 , 海里的鳝鱼、厨房污水沟边生长的植物、桌上的水果盘、河边的机动驳船等等 。 正是因为威廉斯执拗地在通常“非诗”的土地上耕耘 , 因此他的诗看起来虽然不讨巧(因为远离读者习惯的诗歌意象和场景) , 但另一方面这些“非诗”质地也使他的诗保险地绝缘于陈词滥调 。
如果说和传统诗歌的决裂是威廉斯诗歌创新的第一动力的话 , 那么20世纪上半叶极其活跃的现代艺术运动则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启发 。 威廉斯和艺术有很深的渊源 , 他母亲就曾赴巴黎学习过绘画 , 母亲的兴趣显然影响到他 , 他和弟弟从小就练习绘画 , 威廉斯年少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画家 , 对此 , 他在晚年曾经回顾过:“我一辈子都有当画家的强烈倾向 。 如果环境不同 , 我宁愿当个画家 , 也不愿折腾这些该死的文字 。 我从来没有真的认为自己是个诗人 , 但我知道无论如何我得是个艺术家 , 成为诗人是生活的安排 。 ”在功成名就之后做这一番表白难免有点傲娇了 , 但从中亦可看出 , 威廉斯对于艺术的热爱 。 反过来 , 艺术对他的诗歌创作确实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
- 诗歌|从解构现实到现实重构
- 诗歌|精选诗歌|黄河,走不出的梦
- 诗歌散文|实用 | 只会说“太美了”?升级版朋友圈文案来了!
- 盲人|阅读点亮人生!广州举办第九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 诗歌散文|只会说“太美了”?升级版朋友圈文案来了!
- 诗歌|只会说“太美了”?升级版朋友圈文案来了!
- |高金光:诗歌应以新鲜思想观照现实
- |“作家新干线·诗歌”李振峰|住在一条河里(外一首)
- 文木|只有脚印回应大地(诗歌)|文木
- |爱诗歌的朋友 成都“大运之约”诗歌征集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