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二 )


至庙底沟晚期阶段 , 周边地区对中原的影响明显加强 。 其中一个显著特色是郑洛地区白衣黑红彩的“三彩”(或称为“复彩”)陶器大量增加 , 尤其在环嵩山地区的郑州西山、尚岗杨、伊川土门、嵩县桥北、宜阳苏羊等遗址十分明显 。 白衣黑红彩陶器是彩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 通常以白陶衣打底 , 先以红色或黑色圆点布局 , 再以黑彩为补色勾勒出主体纹样 。 (图二)这类庙底沟风格的“三彩”陶器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刘林期) , 延续至大汶口文化中期(花厅期) 。 邹县野店、兖州王因、邳县刘林、大墩子等大汶口遗址或墓地中常见 , 何德亮、栾丰实、吴汝祚、牟永抗等先生均对此做过系统的研究 。 这类“三彩”陶器无论器形还是纹样都属典型的庙底沟风格 , 表现为受到庙底沟影响的再创造 。 在长江中游鄂西北一带的大溪文化遗址 , 如枝江关庙山、巫山大溪 , 南阳盆地至随枣走廊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址 , 如枣阳雕龙碑等也可见到此类典型的庙底沟风格“三彩”器 , 年代亦大致相当或略晚 。 可见 , “三彩”彩陶最早受庙底沟影响出现并流行在长江中游至江淮—海岱地区 , 中原地区此类“三彩”陶器在庙底沟晚期阶段的突然增加 , 应当与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的反向影响有关 。 但与大汶口文化相比 , 中原庙底沟晚期的“三彩”陶器中红彩的使用相对较少 , 基本以圆点和平行细线作为辅助纹样出现 , 主体纹样仍然保持以黑彩的庙底沟特色 。 (图三)可见 , 庙底沟晚期彩陶的变化体现了大汶口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加强 。
|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本文图片

|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本文图片

除了彩陶之外 , 庙底沟晚期在墓葬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 尽管庙底沟彩陶体现出大时空格局上的一致性 , 但中原各地庙底沟墓葬的葬俗却差异很大 。 关中地区以高陵杨官寨庙底沟大型墓地为代表 , 是最具特色的典型庙底沟墓地 , 发掘清理的墓葬超过200座 , 以偏洞室墓为主 , 也有不少竖穴土坑墓 。 墓葬均为单人葬 , 不见葬具 , 随葬品少且没有固定组合 , 以单件的陶盆、钵、尖底瓶和陶环为主 。 丹江—汉水上游地区以邓州八里岗、淅川下王岗为代表 , 庙底沟墓葬多为单人竖穴土坑墓 , 但相对有较丰富的随葬品 , 以陶鼎、罐、钵、碗、器座、仓及石骨器为组合特征 。 尽管各地庙底沟墓葬的葬俗不同 , 但共性是庙底沟社会内部并不强调社会成员的个人身份 , 更没有形成固定的丧葬礼制 。 这种情况在庙底沟晚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
首先是大型贵族墓葬的出现和表达个人身份随葬品的增加 。 灵宝西坡庙底沟晚期墓地新出现的大中型墓葬 , 有二层台和棺椁结构 , 从釜灶组合的随葬品来看 , 具有明显的庙底沟特色 , 但同时随葬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彩绘大口缸 。 一些墓葬中还发现随葬较多的玉石钺(主要是蛇纹石)和象牙骨雕器 。 同样的情况可见于孟津妯娌、伊川伊阙城的仰韶中晚期墓地 , 大型和中型墓葬有棺椁 , 随葬玉器、象牙箍 。 位于南阳盆地的八里岗庙底沟晚期墓葬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 较有特色的是大型多人合葬墓随葬大量猪下颌骨 。 近年来西峡老坟岗遗址发掘了一批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积石墓 , 墓葬中多随葬质地精美的玉石钺 。 发掘者将其认定为庙底沟早期 , 但从双唇口平底瓶、杯形口平底瓶、夹砂红陶小罐 , 以及积石墓M10出土了两件大汶口特色的红陶大口缸的特征看 , 其年代应为庙底沟中晚期 。 除此之外 , 关中地区的杨官寨墓地也能看到这一阶段大汶口文化丧葬礼制的渗透 , 其中M64、M187随葬大汶口文化特色的彩陶壶 , M302随葬一件石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