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三 )


关于中原地区随葬大口缸和玉石钺的情况 , 有研究者提出源自于长江下游的马家浜—崧泽文化系统的观点 。 从考古发现来看 , 玉石钺和大口缸作为“礼器”最早见于长江下游并无疑问 。 中原地区仰韶系统的墓葬中最早出现玉石钺的证据来自豫东虞城马庄遗址第五层 , 在庙底沟的基础上带有鲜明的侯家寨二期文化特色 , 明显受到江淮地区北阴阳营、薛家岗文化的影响 。 以灵宝西坡墓地为代表的庙底沟晚期(绝对年代已进入到崧泽晚期和良渚早期)玉石钺和大口缸是否直接源自“大崧泽”文化系统 , 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 。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时期 , 以钺为代表的一套“礼制”扩大到整个江淮地区、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北至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 其中大汶口文化的整合作用不容忽视 , 而且对中原地区的渗透和影响主要是通过淮河至汉水一线的文化通道来实现 。
豫中地区流行庙底沟文化的“伊川缸” , 有研究者据此称之为仰韶文化的“阎村类型” 。 从目前所见的有特色的彩绘“伊川缸”来看 , 大致年代也应该是在庙底沟晚期阶段 。 汝州洪山庙出土的大型伊川缸合葬墓M1 , 其中一件缸体表面的回旋勾连纹十分草率 , 具有庙底沟晚期特征 。 其他多件缸体表面的彩绘纹样有模仿的双联玉璧、勾云形玉等红山文化因素和象牙梳形纹等大汶口文化因素 。 实际上 , 这类因素也能见于近年来山东滕州岗上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征集品 , 表明红山文化晚期与大汶口文化之间的密切交流 。 有趣的是 , 近年来发掘的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墓葬M12出土的玉石钺及兽面形钺端饰同样可见于豫西的苏羊遗址 , 半拉山M12的最新测年数据为距今5000年前后 , 相当于中原庙底沟晚期 。 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所展现的形象也是以钺作为个体权力的象征 。 可见 , 彩绘伊川缸表现出在庙底沟晚期阶段与大汶口等东方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 (图四)
|张海 赵晓军|仰韶与龙山之间:公元前3千纪前半叶中原社会的变革
本文图片

墓葬中使用木质棺椁 , 随葬精致陶器(酒器)、猪下颌、獐牙、象牙骨雕器 , 以玉石钺作为个体权力象征 , 流行大口缸等等 , 均为大汶口文化的特征 。 大汶口文化中这种突出个体身份的丧葬礼仪观念与传统的仰韶文化截然不同 。 显然在庙底沟晚期阶段东方的礼制观念开始渗透到中原社会 。
中原地区庙底沟晚期阶段的墓葬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 , 即大型多人合葬墓再度出现 , 以邓州八里岗M13、M14和汝州洪山庙M1大型瓮棺合葬墓为代表 。 仰韶文化中的大型成人合葬墓曾集中出现在半坡类型晚期阶段 , 在关中、豫西和丹江—汉水流域流行 , 如华县元君庙、华阴横阵、灵宝晓坞、淅川下王岗、郧县大寺等 。 半坡晚期的这些多人合葬墓伴随着半坡文化在晚期阶段向东方的扩张而扩散 , 即半坡晚期社会发生转变的时段 。 因此 , 庙底沟晚期阶段再度出现大型多人合葬墓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 。 发掘者曾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八里岗M13进行综合研究 , 指出墓葬随葬人骨的年代相差近200年 , 且缺乏固定的母系血缘关系 , 推测是一种氏族级别的集体埋葬行为 , 目的是在庙底沟晚期的社会面临分崩离析之时 , 为凝聚社群力量而开展的一种葬仪活动 。 洪山庙大型合葬墓的发掘者认为 , 洪山庙大型多人瓮棺合葬墓体现了“技术变革、思想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 , 男性地位上升 , 社会发展进入到父系阶段 。 如果将八里岗仰韶聚落与西坡和杨官寨进行比对 , 或许这种大型多人合葬墓的出现只是庙底沟晚期阶段的区域性因素 , 但也有可能是中小型聚落与大型聚落有所不同 , 在面临社会转型时 , 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复古”式的对抗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