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夏燕靖:艺术学理论学科视域下的艺术史研究问题

这是文章头部
夏燕靖:艺术学理论学科视域下的艺术史研究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5-0715:35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网,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艺术史|夏燕靖:艺术学理论学科视域下的艺术史研究问题
本文图片

夏燕靖 ,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二级教授 。
关于“艺术学理论体系建设与未来发展”是一项非常应时的论题 。 艺术学理论及学科未来发展依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 其理由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建构起贯通各门类艺术领域的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 , 以此奠定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二是提升艺术学学科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独特性 , 即以跨门类、跨学科的理论架构来阐释艺术学学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 彰显艺术学学科的独特价值;三是确立整个艺术学学科的站位导向 , 明辨立场和目标 , 充分认识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 , 形成具有高度意识形态观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实践的鲜明指针 。
艺术学升门这十年来 , 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最好时期 , 关键是艺术学学科基础研究的基石已基本奠定 , 形成了基础理论、交叉理论和应用理论三大理论研究领域的分工与融合的良性机制 , 这是艺术学在中国传播百年获得的重要学科建设成果 , 更是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制“中国化”的标志 。 对这来之不易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成果 , 我们有义务做到守正创新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要以极大的学术热忱 , 向对艺术学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辈学者——俞寄凡、宗白华、张泽厚、马采、滕固、陈中凡、蔡仪、王朝闻等先生致敬 。
时下 , 即便是学科目录进行相应调整 , 也不至于影响到艺术学理论及学科方向的发展进程 , 因为学术研究向来都不是完全依附于学科目录而存在的 。 正像艺术学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显示的 , 处于“潜学科”(抑或是“前学科”)阶段 , 就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
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史
众所周知 , 艺术学理论学科建制十年 , 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既有学科体制机制创新作用的推动 , 更有学术史发展根本动力产生的推动 。 同时 , 学术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得非常关键 , 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 , 伴随着艺术学从“潜学科”(“前学科”)走向“显学科”的百年 , 以学科建制为标志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向被确立 , 构成了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的学术新构架 , 开始注重与学科配套合成的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论(方法)研究;另一方面 , 由跨门类艺术史研究转入“艺术史学”研究 , 即注重艺术史学整体性框架的构建 , 突出针对其史学研究的“单位”和“模式” , 如汤因比所言 , 史学研究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一民族国家或某一时代 , 而应以“社会”为研究的基本对象 。 所谓“社会” , 也就是能自成一体的“文明” , 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及群体组织 。 艺术史学探究 , 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或作用 , 就是奉行其研究应有“共享解释权”和“互动性思维”的治史原则 , 体现出更具包容性的史学研究态度 , 尤其是对艺术史研究追求的“整体”“贯穿”“包容”等特性 , 以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互融探索进行关注 , 以揭示艺术史学研究的“逻辑”理论、“科学”方法和“范式”路径 。 这方面可以说是得益于学科机制的推动 , 即缘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艺术史”二级学科的确立 。
当然 , 如若近期学科目录作出调整 , 将所有艺术门类史论归列在一个框架内 , 也不至于影响十年来艺术学理论学科积淀的学术经验的再提升 , 毕竟关于超越门类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已经引发普遍关注:一是对艺术史的交错与边界认识的多维理解;二是对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论认识的推进探讨 。 并且 , 围绕“艺术史”概念阐释、界域范畴厘清 , 以及针对其史学理论与方法论(方法)的探讨 , 已经做到依据史学研究具有的哲学思考 , 由个别上升到一般 , 再由一般回归到个别 , 以此来寻求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的整体性规律 , 形成史学研究在哲学意义上的认识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