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二 )


|“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本文图片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 全文根本没有提到“纸上谈兵”之类的话语 , 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 只是蔺相如对于赵括的评价 , 其中写道“括徒能读其父书传 , 不知合变也” , 意思是说赵括只是熟读其父留下的兵书 , 但却不知道变通 。
目前能够找到的资料来看 , “纸上谈兵”应该语出清朝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 其中写道 , “现有这样诗人在此 , 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 而同为清朝文学家的魏源则在《圣武记》中写道 , “今日动笑纸上谈兵 , 不知纸上之功 , 即有深浅……”
|“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本文图片

从以上两段文字来看 , “纸上谈兵”在清中期便已经出现 , 但却似乎并未将之与赵括联系起来 , 而主要是指文人只知道夸夸其谈 , 而不知道付诸于实事 。 直到晚清时期 , 沈葆桢才将“纸上谈兵”与赵括、马谡、殷浩、房琯、昭远等五人联系在了一起 。
至于我们如今提到“纸上谈兵”便想到赵括 , 则主要源于近现代文学家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 书中以白话文书写了很多历史人物和故事 , 其中第四十个故事的标题便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
|“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本文图片

作为一部历史科普读物 , 《上下五千年》前后再版了十余次 , 影响可谓极度深远 , 以至于最后给人留下了“纸上谈兵”就是特指赵括的印象 。 而目前的大部分成语词典 , 同样将“纸上谈兵”与赵括联系在了一起 。
综上所述 , 虽然“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战国时期人物 , 而纸张的普及至少也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 但这个“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诞生 , 以及它与赵括的联系 , 实际却是经过漫长的演变的 , 而这个事件无疑要远远晚于战国时期 。
【|“造纸术”乃东汉蔡伦发明,为何战国便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实际上 , 就“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本身意思而言 , 它更多是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者 , 这里的“纸”完全可以是缣帛、竹简、纸章、钟鼎和铭文在内的一切文字载体 , 而不必过分纠结于特指“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