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育大讲堂·祁志祥演讲录|“美”的解密: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二 )


【|中华美育大讲堂·祁志祥演讲录|“美”的解密: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所凸显的“去本质化”“去体系化”“去理性化”乃至“非逻辑化”这样一些特点 , 在后现代的西方文化哲学中得到了保留和推进 , 而且走得更远 。 代表人物就是利奥塔、福柯、拉康 , 还有刚才我说的德里达等 。 后现代有两种:一种是建设性后现代 , 一种是否定性后现代 。 否定性后现代的主张是打倒一切、否定一切 。 本质取消了 , 体系取消了 , 理性取消了 , 逻辑取消了 , 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是空无 。 复旦大学中文系有一位以研究西方后现代理论著称的陆扬教授 , 他在《后现代景观》这本书中指出 , 西方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和学说反传统、反理智、反本质、反规律 , 一路反下来 , 使人如堕烟雾之中 , 不知所云 。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陈伯海先生晚年写了一本美学著作《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 , 他在书中指出 , 西方当代的美学、哲学只有否定没有建设 , 只有解构没有建构 , 只有开放没有边际 , 因此就不具有任何定性 , 这样的事物也就不成为特定的事物 , 只能归之于虚无 。
否定一切以后 , 路到底走得通走不通呢?实践表明走不通 。 西方当代的哲学、美学 , 否定黑格尔以前、亚里士多德之后两千多年的探求本质的哲学、美学 , 但并没有提供更有效的东西 。 打个比喻 , 他说这个杯子不好 , 要把它打碎、砸烂、扔掉 。 照理说 , 他认为它不好 , 就得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杯子让我们喝水 。 但后现代派也不提供给我们更好的杯子 , 于是我们连水都没法喝了 。 这就是西方否定性后现代所做的事情 。 我们说 , 自古以来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 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里面 。 但是我发现西方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都讲得比较绝对 。 他们说整个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的学说都是不足道的 , 只有他们才是我们的救星 。
现在全国高校从事美学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 , 他们的知识构成大都是近代百年现代、后现代的东西 , 以前三千年的传统都没有 。 他们抓住近百年的东西 , 说前面的传统不好 。 但是前面的怎么不好 , 他们从来没有好好看过 。 否定了之后又拿不出新的东西来 。 比如说“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来回答的定义都不好 , 于是后现代认为应当什么都不说 , 这叫“道不可言” 。 其实这不是什么高妙的发明 , 我们中国古代的老庄早就说:“道可道 , 非常道” , “智者不言” , 但同时又说:“道不离言” 。 佛教也是这样 , 一方面说“言语道断” , 一说话菩提就不存在了 , 但另一方面还是可以看到佛教留下了那么多经典语录 。 世界是不完美的 , 但是人只要生存 , 就得给我们提供一个虽然不够完美 , 但是比较起来、相对来说最为完美的选项 。
同时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 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这些学者 , 他们本身说的话也自相矛盾 。 因为他们反逻辑 , 他们矛盾得还理直气壮 。 比如说海德格尔 , 他一方面否定普遍的本质 , 认为什么都不可解 , 甚至“人是什么”也不可解 , 但同时他又说 , 追问什么是什么的这种形而上学的属性是人的天性 。 这是什么?这不是人的天性吗?我们来到人世 , 开始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时候 , 不就是从这种问题开始的吗?但是现在被西方自以为非常高明的哲学家嘲笑太傻了 , 认为不应该这么问 , 这是伪问题 。 我也不知道到底谁是伪问题 。 维特根斯坦一方面说美不可言说 , 我们应当对它保持缄默 , 另一方面又说美是令人幸福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