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的文章,欢乐家庭杂文( 三 )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 , 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 , 语言更具有诗意 。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 , 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 , 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
⒊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 , 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 , 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
散文的特征
⒈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 。但对纪实性的理解,至今仍有较大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
一是主张绝对真实:“描述真人真事 , 是散文的首要特征 。散文家们要靠旅行访问 , 调查研究了积蓄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 , 人物的真实,场地的实景,审察清楚了 , 然后才提笔伸纸 。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 。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是在这里 。”(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散文特写?。?959-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二是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 。也就是说 , 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 , 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 。……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 。”(韩少华《散文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写作论》)
三是供实用的散文,要严格地写实;供欣赏的散文,允许有虚构的成分存在:“谈散文创作,我们还不能不谈虚构 。虚构是文艺创作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概括社会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突出作品主题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散文创作也不一味地排斥这种方法 。具有写实特点的散文体裁之所以不排斥虚构,是因为人们写散文,自古以来就有供实用和供欣赏的分别 。供实用的散文 , 只能严格地写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而供欣赏的散文,在写实上就不那么严格,允许有虚构成分存在 。”(冠显《散文写实说》)
在这三种意见中,我们认为第二种意见是可取的 。首先 , “大实小虚”说在实践上反映了散文创作的客观实际 。以冰心《小桔灯》为例,据散文家韩少华说:“前不久,在拜访冰心同志的时候,得到了她的指教,得知文章中的小孩一家,以及作者同他们的接触,包括女孩父亲的姓氏都是确凿的,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 。”“只是在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 。”冰心在《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一文中,对该文“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作了补充说明,即“我的朋友”这个次要人物是虚构的 。“大实小虚”说在理论上也是顺理成章的,散文是文学作品,而虚构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手法,所以散文不可能与虚构无关,但这种虚构又不能破坏散文的纪实性原则,所以它只能是“大实小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