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 , 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 , 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
⒉取材的广泛性 。
散文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大千世界几乎无不可写,所以郁达夫说:“散文清淡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 。”(《<达夫自选集>》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 。”(《致罗清桢》,《鲁迅书信》P241),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周立波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 。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散文特写选·序言》)骆文说,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 。一石之嶙,可以为文 。一水之波 , 可以写意 。一花之瓣 , 可以破题 。实在自由 。”(《我的散文观》)
正因如此,有人讲散文作者“触目闻声,随处可感 。鲁迅目阅白雪纷飞而抒怀,形成《雪》的精魂;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致成《白杨礼赞》;巴金观朝暾乍涌而心吟,因有《海上的日出》;吴伯萧忆纺车声韵而挥毫,写下名篇《记一辆纺车》;杨朔赏茶花绚丽引起创作冲动,留下脍炙人口的《茶花赋》 。总之,一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有可能被取来作为写散文的材料 。”(汉基《关于散文取材种种》)) 。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 有的 。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 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 。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治 , 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
在取材领域上,小说、戏剧、诗歌都不能与散文相比 。小说的题材,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戏剧的题材,要有激动人心的矛盾冲突 。诗歌的题材,要有深郁的情韵 。而散文却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写小说、戏剧、诗歌的材料 。都可以写散文,不可写小说、戏剧、诗歌的题材,亦可写散文 。
取材广泛,首先表现在它选择题材可以不分古今,不分中外,不分大小上下,凡能给人以知识、美感,陶冶人的情操的东西都可信手写来,缀成优美的篇什 。其次,表现在写作散文时,可以在一个主题的统率下选取不同时间、空间的材料,十分自由 。如秦牧的《土地》 。
我们承认和强调散文取材的广泛性,但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写成散文 。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挖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
①结构多种多样
首先散文的结构中心多样 。既可以用人物为结构中心,如《藤野先生》;可以用典型的细节为结构中心,朱自清《背影》;可以用景物为结构中心,郁达夫《故都的秋》;也可以用某一象征事物作结构中心,如《茶花赋》 。
其次,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
- 辛亥革命以后清室退位每年有四百万的收入为什么还是不够用
- 清明节不能做的几件事,清明节忌讳干哪件事
- 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清明节的习俗
- 慈禧死后的诡异事件,慈禧死后的奇事
- 真正清朝的发型,清朝阴阳头发型
- 清朝有哪些太后为何说清朝成于太后败于太后的,清朝出现过几个太后
- 务实的统治为何清朝可以永久解决蒙古问题呢,清朝统治时的蒙古
- 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清朝后妃排名表
- 任嘉伦演青云志里面的谁,青云志赵丽颖成毅
- 青狮白象为什么下凡,青狮白象是谁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