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在中国美术史中 ,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占有重要地位 。资料图片
本文图片
《中国美术五千年》
杨琪 著
中信出版社
2022年3月
■于晓冰
■编者按
近年来 , 从河南卫视水下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刷屏出圈 , 到从春晚上以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为题材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 , 传统文化节目屡屡惊艳破圈 , 赢得观众好评 。 “国风国潮”触发了传统文化的青春表达 , 正在重新引领大众品味感悟中国文化之美 。
近日 , 由中信出版社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杨琪教授所著的《中国美术五千年》一书正式出版 。 该书俯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 涵盖顾恺之、阎立本、王维、董源、齐白石等50位万古流芳的大师 , 以及《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历代帝王图》等300幅经典画作 , 按照时间线讲述中国美术的风格演变、技法沿革、题材变迁 , 解析历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 。 该书通过立体巡览中国美术史全貌 , 构筑上下5000年的风雅传统 , 引领读者触摸多面向的中华之美 , 读懂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审美语言 。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 他说:“……人人都有感情 , 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由于感情动力的薄弱 。 要转弱为强 , 转薄为厚 , 有待于陶养 。 陶养的工具 , 为美的对象 , 陶养的作用 , 叫做美育 。 ”一百多年过去了 , 但直到今天 , 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还是相对薄弱的 。
最近读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五千年》一书 , 这本书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杨琪撰写 , 是写给大众的美术通识读本 , 该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并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
在我的知识体系中 , 似乎只是在中学阶段学历史时 , 记住了一些关于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知识 , 但是 , 这个作品好在哪里 , 从什么角度去欣赏 , 就全然不知了 。
比如 , 我知道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 , 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图》 。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 , 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卷“连环画” , 既可以通过人物看到很多故事 , 又能够通过人物具体情态去挖掘人物背后极为细微的情感 。 这实在是一种由知识到审美的转变 。
杨教授在介绍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之后 , 还进一步介绍了顾恺之作为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 提出了“以形写神”艺术主张 , 并梳理了中国绘画从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 , 以达神形兼备艺术效果的时代背景 。 这样一下子就令读者豁然开朗 , 既知其然 , 又知其所以然 , 看得更明白 , 更透彻了 。
类似情形在书中比比皆是 。 在介绍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时 , 他特别提示我们注意中国画与西方画在画面透视关系上有很大区别 。 西方艺术作品常见的是“焦点透视” , 定点观察;而中国画则是“散点透视” , 移步换景 。 有了这把欣赏的钥匙 , 再加上相应的文字解说 , 就能真正看懂这幅名画的妙处之所在了 。 这部分末尾还着重分析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风俗人物画发展的顶峰 , 帮助读者搞清楚了人物画发展的来龙去脉 。
再比如 , 前两年在故宫展览《千里江山图》 , 游客蜂拥而至 。 但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 , 不过是闻其名 , 看个热闹而已 。 但通过《中国美术五千年》这本书 , 就看出了很多门道 。 唐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大行其道 , 而宋代却一变而为青绿山水画 , 原因是什么呢?原来 , 唐末五代 , 战乱频繁 , 水墨山水偏于表现对隐居山林生活的追求 , 而宋初则是太平盛世 , 青绿山水偏于表现对秀丽江山的歌颂与赞美 。
- |详解《诗经·中谷有蓷》,一个古代美容秘方,引出的感情故事
- |没想到吧!LV老花、卡地亚小猎豹,我国古代全都有
- 服妖|【文化分享】古代穿衣服都不能自己做主?“服妖”文化了解一下
- |中国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学研究述评
- 贾宝玉|从甄士隐到贾宝玉,说说古代读书人的缺陷
- |庄子:古代圣贤的最高追求,不过是人生与大道的完美契合
- |打开这本书,找寻人生的答案!
- 清明上河图|时光长河为卷 请打开这幅古蜀人的“清明上河图”
- |没来得及看?“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展延期啦!
- 故宫|故宫藏金编钟蕴含的古代音律科学之——三分损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