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下的京华美食,读来有滋有味,令人向往( 五 )


名人菜丰富了美食文化
中国饭食文化有很好的传统 , 笔尖往往给舌尖开道 , 没有笔尖的辛苦劳作 , 舌尖上的美食难以峥嵘辉煌 。 像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就写于北京 。 据《中国饮食文化史》记载 , 《饮膳正要》“记录了元朝统治者的饮食 , 菜肴以肉食为主 , 肉中又以羊肉为主 , 所记九十五种奇珍异馔竟有七十六种用羊肉 , 占八成以上” 。 这为后来的美食烤全羊、烧羊肉、涮羊肉等的出现有极大的启迪 。 后来出现的《随园食单》 , 虽没有提到多少具体的京味美食 , 但依然对餐饮有指导作用 。
历代的文人称颂美食佳肴 , 不仅是“画饼充饥”式的精神会餐 ,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 。 文人们的“老饕漫笔”一类的“饮馔摭忆” , 丰富了饮食文化 , 也推动了美食发展 。 如 , 五四时期的文化人喜欢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小聚 , 他们有的写了文章 , 记了日记 , 多处提到店中的冬菜包子 , 于是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追捧者 。 清末民初 , 北京城出现的“名人菜”也是如此 。 人们以名人、文人为招牌 , 将一些菜肴与他们挂钩 , 成了“名人菜” , 而宣传“名人菜”很大一部分要靠文人手中的笔 。 《旧京琐记》载:“士大夫好集于半截胡同广和居 , 张文襄在京提倡最力 。 其著名者 , 为蒸山药 。 曰潘鱼者 , 出自潘炳年 , 曰曾鱼者 , 创自曾侯 。 曰吴鱼片 , 始自吴润生(苏州人 , 内阁侍读 , 自己会烹饪) 。 ”由于夏仁虎笔尖上的功夫 , 这几道“名人菜”有些还流传至今 。 民国之后 , 北京饭庄中出现的“胡适之鱼”、“马先生汤”及什么“张先生豆腐”、“钱先生小炒”之类 , 除口碑传扬外 , 不少就是舞文弄墨者的功劳 , 他们在小报上撰文介绍这些“名人菜” , 绘声绘色 , 让人向往 。 当年的《京报》《晨报》《世界晚报》等都辟有介绍京华美食的专栏 。 京城里贩夫走卒中略识字者 , 都喜欢美食栏目 。
人们对“饮食文章”是很喜欢的 , 乃至出现了“专著” 。 像近年出版的《口福老北京》《吃主儿》《京味食足》一类的书就有一二十种 。 《寻味老北京》则用竹枝词形式为京华美食“树碑立传”了 , 通过对食俗、具体食物的吟咏 , 给人们留下印象 , 颇为“解馋” 。 而有些在舌尖上尝不到的消失的食物 , 人们可以从笔尖上认知 。 如消失已久的“豆渣糕”在竹枝词中就可以寻到:“豆渣糕儿价值廉 , 盘中个个比鹣鹣 。 温凉随意凭君择 , 洒得白糖分外甜 。 ”对于苏造肉 , 竹枝词也有记述:“苏造肥鲜饱老馋 , 火烧汤渍肉来嵌 。 纵然饕餮人称腻 , 一脔膏油已满衫 。 ”
笔尖为京华美食做了不少贡献 , 也终于使京华美食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地位 , 并让涮羊肉、北京烤鸭等誉满全国 。 对京华美食执着、守候的文人们将美食融入文章中 , 自得其乐 , 帮助大家解了馋 。 更有意义的是 , 笔尖让京华美食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 让已散失的食物食俗 , 如什么“瞪眼食”“羊霜肠”“刮骨肉”“杂合菜”“半空儿”“烂肉面”等等跃然纸上 , 成为很好的饮食文化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