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讨论手机?一方面因为手机是除了计算机以外最能够表现代际差异的电子产品 ,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手机的普及过程中实现的“去中心化” , 充分体现了代际间沟通的主导权是如何从上一代“移动”到下一代手中的 。
亲代在手机操作上的“笨拙”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子女“控制”的失败 。 我们在研究中不止一次地听到父母们说:“给孩子买什么后悔什么” , 电视如此 , 手机如此 , 电脑更是如此 。 父母们的懊恼一方面来自于他们给孩子购买这些电子产品的初衷与后来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 另一方面来自于他们面对电子产品时的“笨拙”使得他们对孩子的“离经叛道”无可奈何 。 不止一户家长告诉我 , 最初为孩子添置手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监控”孩子 , 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 也能够随时随地把你叫回来 。 孩子也是这样说的 , 说没有手机我没有办法和家里联系啊 。 但是 , 真正有了手机以后 , 情况完全两样 。 你真的想找他的时候 , 他关了手机 , 你问他 , 他说没电了 。 并且 , 因为有了手机 , 尤其是手机的短信、微信功能 , 孩子们建构起了一个有效的不受长辈干扰的私人空间 。 不少父母最初的时候由于不太清楚手机的短信、微信功能 , 加上孩子的防范意识和由此创造的内部沟通语言 , 导致他们很难“窥探”和介入孩子在手机中的秘密空间 。 可以说 , 在中国 , 亲代对子代生活的过度“关心” , 确实也促进了后者的拇指文化的“繁荣” 。
▍计算机、代际差异与信息鸿沟
我把电脑称作是父母的“滑铁卢” , 换句话说像拿破仑一样在这一场战役中父母败得一塌糊涂 。 这句话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里面说的 , 只要你能够做到心平气和 , 父母们对自己的失败都会心服口服 , 承认“人类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同年龄成反比” 。 我在北京访谈的时候 , 认识了这样一家人 , 母亲当时在某医院当护士长 。 该医院当时普及电脑 , 用来挂号、诊断、开处方、取药、安排值班、预约就诊 , 她所在的病区共有一二十台计算机 , 因为人多手杂加上使用不当 , 计算机软硬件出故障是常有的事 , 要护士长来负责处理 。 一开始是找外面电脑维修人员来修 , 但是来修的人往往听不懂她的叙事 , 后来她发现找儿子最靠谱 。 她的儿子20岁 , 是大学化学系二年级的学生 , 同时在中关村的电脑公司当销售经理 , 就是为客户组装电脑的员工 。 开始她儿子来修的时候 , 其他的护士都夸赞说她的儿子真聪明 , 就这一句儿子就很满足了 。 但是 , 时间长了 , 边际效用递减 , 儿子不想来修电脑了 。 母亲没办法就哄着儿子 , 今天吃肯德基 , 明天吃披萨 , 后天是麦当劳……一直到有一天 , 妈妈走在路上心血来潮说要请儿子吃他喜欢的东西 , 儿子却一脸紧张地反问妈妈:“你们电脑又坏了?!”访谈儿子的时候 , 这个儿子对我说:“你不要以为妈妈请我吃必胜客我就去修电脑只是因为嘴馋 , 而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帮助妈妈 , 没有人能够帮助她 。 你想她15岁初中没毕业就去参军 , 一直当护士 , 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其他的书可以看 , 你让她快50岁还去学计算机语言 , 真的太难为她了 , 所以我只能挺身而出 。 ”这个家庭的故事一方面说明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 , 在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之间确实存在着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所言的“数字鸿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因为代际间的绵延性 , 亲子间的血缘纽带或其他社会关系常常能够促使沟通顺畅的两代人或数代人之间彼此借力 , 在理解对方的同时 , 凭借我们所说的“文化反哺”方式跨越数字鸿沟 。
- 网络安全|让钓鱼人憎恶的“趴地虎”,为何卖到60多元一斤?它有什么价值?
- 徐琪宇|领略文化交融的魅力!林科大学子用俄语讲述中国故事
- |首次单枚拍卖过千万的中国古钱,创造最高成交纪录
- 学历歧视|金学士,银硕士:第一学历为何如此重要?可从七个角度进行观察!
- 翡翠手镯|翡翠手镯的包装为何这么简陋?它有什么寓意吗?又或者有什么优点
- 招聘|铁饭碗不香了?某事业单位招聘遇冷,多数岗位无人问津是为何?
-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十大传统手工艺
- 三峡大学|全网,作品征集还剩15天!“好评中国”继续燃爆网络
- 大学生|毕业季到来,大学生最嫌弃什么工作?为何宁愿呆在家也不愿意干
- 重庆|重庆一萌娃跟爸爸去捉鱼,回来后变泥人,妈妈:看鱼的份上不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