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变成了一个“父不如子”的社会?一位教授的28年深思|文化纵横( 四 )


知识的来源和判断对错的标准从上一代转到下一代 , 即文化传承的方向发生了逆转或颠覆 。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 , 这种逆转或颠覆出现在包括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方方面面 , 但尤以器物文明领域最为鲜明 。 之所以如此 , 是因为:其一 , 包括这里所讨论的新兴食品、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和移动电话 , 以及复杂性愈来愈堪比人脑的电子计算机 , 都是最近30年间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中的 , 年长一代确实丝毫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其二 , 这些现代器物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 , 它们的功能和优越性不言而喻 , 不像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性质上模棱两可、难分优劣 , 因此 , 年长一代接受起来抗拒心理也比较小 。 不过 , 在器物文明的使用和传承方面出现的这种“代际颠覆”现象 , 也许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年长一代老眼昏花和年轻一代心灵手巧 , 它也和急速的社会变迁带来的家庭结构、沟通方式和知识来源的改变有关 。 换言之 , 在行为差异的背后 , 仍然有着某些可以辨析的结构性成因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代际颠覆?
(一)代际倾斜:孩子是怎样成为家庭中心的?
代际倾斜是普遍现象 , 孩子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 , 而年轻一代也成了社会的中心 。 中国的城市化 , 带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 , “五普”的时候是1.3亿 , “六普”的时候是2.6亿 。 金一虹老师曾经说“流动的赋权” , 指的是人们在地理边界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脱域性”流动 。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 , 地缘是血缘的投射 , 他认为血缘最重要 , 地缘是其次 。 但是我后来有一篇文章讨论 , 实际上在中国可能地缘关系重于血缘关系 , 换句话说 , 中国人对血缘的重视是因为地缘的不流动造成的 。 现在人们可以流动了 , 人们对血缘的重视比以前要降低 。 正如金一虹所讲的 , 这种流动极大地削弱了父辈对个体 ,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控制能力 。 所以我在访问的时候 , 很多家长跟我讲 , “做不了年轻人的主” 。
中国家庭关系出现代际倾斜或重心下移 , 还与市场化以及市场化相关联的各种经济秩序和分配方式的改变有关 , 如房地产业市场化使得年轻一代获得住房从而脱离父母自己居住的可能性提高 。
(二)去中心化和沟通模式的变化
在讨论移动电话时 , 我们已经说明 , 这种点对点的沟通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 , 它为年轻一代向往和适应的平等沟通提供了条件 。 其实 , 不仅是移动电话 , 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新的电子器物之所以首先会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 常常都是因为它们兼具了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 。 比如 , 从录音机到后来的MP3和MP4 , 除了音质本身的提高外 , 与早期的收音机尤其是有线广播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选择性的增强 。 当上世纪80年代三洋录音机进入中国 , 当年轻人能够通过购买廉价的磁带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歌曲 , 对这些意图挣脱父母、家庭等“控制”的年轻一代来说无疑是一场令人兴奋的个人狂欢 。
手机或移动技术在青年群体中的大行其道 , 除了年轻一代在器物的操弄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兴趣以外 , 也与青年及其亚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关 。 在解释手机为何会在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流行时 , 汉斯?盖瑟曾认为 , 手机或移动电话在两个方面颇具特色:一方面 , 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 , 它将沟通的力量置于个人手中;另一方面 , 作为其移动性的一种结果 , 它将沟通在整个社会层面从固定和正式的制度化渠道转移到去中心化的、个人的网络之中 。 这种观点同样甚至更加适用于解释青年和青年文化 。 在青年人的世界中 , 不仅不存在层层叠加的科层体系和正式的沟通渠道 , 而且他们习惯或向往自己做主 , 自己对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要求作出自己的反应 , 而这一切都与手机的特性十分吻合 。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同年长一代相比 , 年轻一代为何会对手机更为青睐 , 他们的“操弄”兴趣为何会如此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