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 三宝山义冢曾险遭铲平 , 在华社集体努力下 , 保留下了义山原貌 。 1989年 ,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成立 , 又正好承办第六届文化节 , 在那样的氛围之下 , 自然选在三宝山举办文化盛会 。 当时 , 众人来到三宝山 , 夜幕下 , 文化的火炬被点燃 , 每一位上山的人都手持一支蜡烛 。 当一根蜡烛接着一根蜡烛被点燃时 , 山上响起一首本地创作的歌曲《传灯》(词:庄学忠) 。 那一夜的感动和震撼 , 参与过的人毕生难忘 。 自那时起 , 三宝山和保护文化的根 , 紧紧连结了在一起 。
中新社采访人员:马六甲华堂近年来在传承和坚守华人文化上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 有什么经验值得总结?
张民生:在传承和坚守华人文化方面 , 马六甲华堂青年团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 比如 , 自2007年创办了“三山九九 , 重阳登高”活动 , 宣介三宝山的历史价值 , 纠正对华人义冢的社会偏见;2012年开始推动社区艺术 , 为老社区进行口述史记录 , 制作人文地图 , 做导览 , 出书 , 让更多人认识古城 , 留住集体记忆 , 呼吁对非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本文图片
2022年4月 , 在华总积极推动下 , 马来西亚华总华人博物馆在受疫情影响闭馆两年后重启 , 吴添泉(右二)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右三)等共同为博物馆“开门” 。 中新社采访人员 陈悦 摄
青年团积极介入到文化传承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其一 , 使一代代年轻人加入到华文传承工作中 , 令传承工作保持后劲 , 不至后继无人 。 其二 , 年轻人带来很多新创意和理念 , 使传承工作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
中新社采访人员:火炬礼已成为一大独有文化景观 , 这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传承而言有何意义?华总对进一步发展传承各地华人文化有何规划?
吴添泉:从升旗礼、火炬礼到全国华人文化节 , 30多年来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一直不断坚持、捍卫和发扬中华文化和本土华人文化大结合 。 这是深具意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 , 尤其在多元种族和文化组成的马来西亚 。 华总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 全力做好这个工作 。
数百年以来 , 从先辈下南洋一直到今天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坚持和发扬中华文化 , 重视母语教育 , 从未间断 。 马来西亚被公认是中国以外华教体系和母语教育被保留和发展得最完整的地区 , 促进了华人文化的稳健发展 。
可以说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通过华总和各州华堂主办的全国华人文化节获得了全球华人社会的认同 。 此外 , 还有其他相关文化活动节目 , 例如宗教神庆、中元节、冬至 , 沙巴州华堂还常年主办国际龙舟比赛、裹粽子比赛等等 , 都带来了百川归海的积极影响 。 (完)
受访者简介:
本文图片
吴添泉 , 祖籍福建 , 196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 , 是马来西亚第二代华人 , 马来西亚华社知名领袖和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 自2019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总会长 , 同时还担任多家企业负责人和马来西亚多个重要社团负责人 , 积极致力于推动华人文化传承和华文教育发展工作 , 成就卓著 。
本文图片
【|东西问|吴添泉、张民生: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如何薪“火”相传?】张民生 , 马六甲客家公会会长 , 曾任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 , 注重马六甲华人文化传承 , 发起和领导“三山九九”等文化活动 , 整理、保存、活化华人在马六甲的历史遗存和生活习俗 , 为马六甲乃至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贡献良多 。
- |文明起源?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
- 扎心|《敢问芳名》:将商战的紧张刺激与生活的酸甜苦辣完美融合!
- |读印:赵之谦“周星誉刊误鉴真之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高校|权威机构呼吁高校毕业生面对现实:说明什么问题?
- 创业|董明珠霸气三连问问哑老员工
- |全球连线 | 当东西方智慧相遇――德国“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中国故事
- |重新提问·个体绘画中的时代可能|王昀新作
- |好烧脑的学问!“宝姑娘”是狠辣讽刺,“林姑娘”才是正确称呼
-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全球连线|当东西方智慧相遇——德国“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中国故事
- |李进增:“胡旋舞”如何见证东西方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