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白:《北流》是一个容器,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注下去

2020年 , 林白62岁 , 她的写作发生了两件大事 。
一是在上半年 , 她突然冒出了自1987年后就消失了的写诗冲动 , 疯狂地想要写诗 。 二是到了下半年 , 对于那部继2013年《北去来辞》之后渐渐拉坯成型的长篇小说 , 她一次次得到新的灵感 , 一次次重塑小说的模样:火车笔记版、气根版、注疏版……如此改动十数次 , 她于2021年完成了她心目中最美妙的“容器”——约55万字的长篇小说《北流》 。
|专访|林白:《北流》是一个容器,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注下去
本文图片

《北流》单行本刚刚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北流》的起点是林白的故乡 , 广西边城北流 。 在林白过往的小说里 , 北流作为地理背景出现过 , 然而这一次它变成了林白写作的主体 , 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万物 , 岁月变迁下的“面目全非” , 以及精神世界里的虚构与依托 。 《北流》充满了饱满的情感 , 它依然从林白的个人生命出发 , 是属于林白也属于每一个澄澈心灵的作品 。
在某种意义上 , 《北流》是难以进行内容简介或情节归纳的 。 小说打破了线性时间叙事 , 以长诗《植物志》为引 , 借传统注疏体例安放了各种庞杂的东西:它们是往时记忆 , 是现实经历 , 是内心波澜 , 是外在影响 , 它们就像是《植物志》中各种各样的植物 , 枝繁叶茂 , 缠绕共生 。 如果说《北流》的注卷可看成林白“从世界走回北流” , 疏卷又可看成是林白的“出北流记” 。 在一进一出之间 , “回望”与“打量”两种目光相互交织 , 彼此影响 , 更无限延长 , 伸向无边无际的想象 。
《北流》首发于《十月·长篇小说》2021年第3、4期 , 同时登上了2021年度的“收获文学榜”和“《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排行榜” 。 《北流》单行本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 。
“这本书装下了我几乎全部的感受 , 同时与世界更有了联系 。 ”在新书出版之际 , 林白就《北流》和最近的写作状态接受了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 “《北流》这个容器可以随意放大和收缩 , 可以无穷无尽地注下去 , 无穷无尽地疏下去 。 ”
|专访|林白:《北流》是一个容器,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注下去
本文图片

作家林白
【对话】
所有的纷繁复杂都是对北流的注解
澎湃新闻:在我有限的阅读里 , 你有不少长篇小说都出现了家乡北流的影子 , 比如《致一九七五》里的“南流” , 《北去来辞》里的“圭宁” 。 而你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创作的一批中短篇小说 , 比如《北流往事》 , 也遥望了那个名叫北流的广西边城 。 家乡北流是否是你写作中难以回避的存在?你会有“我只要写作 , 就是回家”的感觉吗?
林白:回的这个家 , 也不是现实中的家 。 是语言的 , 精神性的 , 但也不完全是 。 那些被砍掉的老树、吃的东西、许多人……北流下的雨 , 那肯定跟北方不一样 , 老下雨 , 下了马上出大太阳 , 然后特别潮湿 , 家家户户都买了烘干机 , 只有一个马达在底下转 , 上面就像一个帆布衣橱 。 然后呢 , 北流具体的人 , 亲人、同学 , 他们说的话 , 等等等等 。 一个切实的北流 。 40年前的北流、更早的时候 , 半虚半实的 , 半是现实半是精神性的 , 一样一样的在虚空中浮现 , 长成文字有的那样子 。
澎湃新闻:《北流》的文本结构很有意思 , 它以长诗《植物志》为引 , 由注卷、疏卷、散章、后章、时笺、异辞、尾章等部分组成正文 , 另附别册《织字》和支册《李跃豆词典》 。 从文末记录来看 , 这一文本结构调整了十几次 。 它最后的定稿 , 是否是2013年动笔时自己都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