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二 )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缂丝《群仙拱寿图》局部现场实拍
+ + + +
二、书画,缂丝和刺绣的同期登场
本次展览一大特色为同时代同题材的书画,缂丝和刺绣放在同一展厅中供观众比较式地鉴赏。对于此三种不同类别的艺术媒介,明代清代的收藏家均有点评。明代收藏家高濂(1573-1620)称“宋人绣画...设色开染,较画更佳。”清初的收藏家沈初(1729-1799)则点评“宋刻丝画有绝佳者,全不失笔意。刻丝者,其原画亦在,取以相较,树石层次笔意相同,而傅色鲜艳,刻丝反胜。”南京博物院杨海涛在专论中也提出“单纯摹仿名家名笔在绘画史上没有任何价值,但移植到缂丝和刺绣上去,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笔者选取同一展厅中的鹦鹉/绶带的一组细节,可以让读者体会收藏家的感悟。华嵒《鹦鹉》写意灵动;《佛手寿带》中的缂丝白描花鸟,线条流畅,肌理分明;写实的顾绣《鹦鹉蟠桃图》则栩栩如生。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华嵒《鹦鹉》局部,纸本设色。现场实拍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缂丝花卉册《佛手寿带》局部。现场实拍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顾绣《鹦鹉蟠桃图》局部。现场实拍
缂丝,刺绣都以丝线为源,是色彩的艺术。前者为交织,仅有一层;后者为叠加,为多层组成。撇除工艺技法题材等因素,在展厅中同时观赏500年的缂丝刺绣传世作品,顿悟“一寸缂丝一寸金”的原委。明代的绣品中有脱落处不少,尤以黑色部分为最,现场细观有针眼而无绣线。同时代的缂丝则完好无损,鲜妍如新。明代黑色染料来源于含鞣质植物的树皮,果实外皮或虫瘿。鞣质中的鞣酸能使蛋白质凝固,而丝线的主要成分为动物蛋白质。所以黑色丝线容易脱落也就不为奇怪了。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绣线脱落的展品
仔细一想,刺绣为不同颜色绣线叠加在底料上,并无特殊的方式进行加固;而缂丝需要不同颜色的纬线上下穿经打梭后方能固定,一个平方厘米需要自上而下打上2000-3000梭,这样形成的平面异样结实,当然不会脱落。无怪乎,清代乾隆帝选择缂丝工艺来记录发生的大事而非刺绣。
+ + + +
三、缂丝的梭眼和缂画结合
在展厅“缂丝花卉册”介绍中专门提到回梭眼小作为缂丝技艺精湛的一个特征。梭眼实际上是缂丝交织中不同颜色纬线交换时留下的痕迹,一般称之为细缝。如果梭眼沿着图案轮廓,透光看,就会形成缂丝特有的“雕镂之相”。装裱过后的缂丝,可以放大梭眼(细缝)来确定是否为缂织还是手绘。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未装裱时的“梭眼”,呈现“雕镂之相”的缂丝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展品中装裱完成后呈现的梭眼,现场实拍
梭眼的大小主要由经纬线的密度所决定的,密度越高,梭眼越小。此件展品介绍中提到经纬密度为28根和100根丝线每厘米,属于清代作品中经纬线密度较高的。密度越高,织物表面越发细腻,纬线穿经的难度越高,打梭的数量也密集(2800次每平方厘米),缂织也越困难。
织绣|江南 松江 织绣
文章插图

△ 缂丝花卉册作品全图,现场实拍
明清缂丝作品中普遍有缂画结合的现象。一般分为名家补笔,描画细节和局部填彩。本次展出的缂丝书画主要基于后二种,其目的主要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达到降低缂丝工艺难度和减少工时降低成本的目的。此件作品设色典雅,头冠和璎珞处金光闪闪,采用缂金工艺。细观则发现服饰纹样等处细节均为手绘。艺术性上而言,作品呈现宫廷画派沉稳老练,富贵吉祥的特征。工艺性上而言就略微逊色了。如果绘画比例较多,则失去了缂丝作为独立艺术品类存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