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 二 )


|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
本文图片

《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英]安德鲁·佩蒂格里 著 董俊祺 童桐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
财经消息和政经消息对市场影响极大 , 这在当下早已不证自明 , 但直到数字时代 , 我们才对这种影响力的深度与广度有直观认识 。 张力奋在复旦教授一门“数据新闻”的课程 , 在课上他会向学生展示彭博社的商业数据如何以秒速引发全球市场的变化 。 “如果在二十年前 , 我是无法让我的学生真正相信我说的‘这条消息改变了市场’ , 但现在我们完全可以用实证展示 , 两分钟之前原油价格是这样 , 两分钟之后就发生了极大变化 。 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数字)时代让人激动的地方 。 ”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 新闻行业最重要的依然是人与内容
与此同时 , 张力奋也对当下我们对“新媒体”的推崇追捧保持谨慎态度 。 他认为 , 迄今为止 , 能够留存下来成为历史文献的 , 依然是报纸等印刷刊物 , 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数字内容的语法和修辞 , 甚至还没有找到它的防伪手段 , 数字内容极其容易篡改伪造 , 是它的致命弱点 。 为此 , 他认为所有人——无论是传媒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应该接受新闻教育 , 理解媒体的运行逻辑和内在价值 , 学会如何甄别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
曹柠发现 , 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获取新闻的方式 , 但令他感到忧虑的是 , 短视频新闻强调情绪渲染 , 重视观点输出 , 却往往对观点形成的过程和所需的信息一笔带过 。 在他看来 , 这是社交媒体需要对如今舆论场观点极化负责的原因之一——用户难以像媒体素养较高的专业人士那样去做信息甄别 , 社交媒体的新闻呈现方式或许存在某种值得警惕的先天不足 。
|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
本文图片

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获取新闻的方式(图片来源:图虫)
张力奋表示 , 如果我们认为技术进步一定会带来媒体的进步 , 那我们必然会失望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在数字化上走在最前列的 , 其实往往是老牌媒体 。 他留心观察世界报业协会的年度100个最权威媒体评选 , 排名前二十的媒体中70%-80%都是老牌媒体 , 它们同时也是2020年代数字化方面做得最好的媒体 , 包括创办于1843年的《经济学人》、创办于1785年的《泰晤士报》、创办于1821年的《卫报》、创办于1888年的《金融时报》和创办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 。
“为什么这些19世纪的媒体现在会成为数字化时代最前沿、最成功的媒体?这一点我觉得其实值得中国媒体深思 。 ”在他看来 , 这得益于这些老牌媒体的传统、理念和专业建树没有中断过 , 它们一旦和新的媒体技术嫁接 , 就能爆发出新的力量 。 因此 , 数字时代并非一些学者所言预示着一个与过去断裂的新时代的到来 , 而是人类信息传播史的一个自然发展结果 。
【|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张力奋注意到 , 像《金融时报》这样的世界一流媒体 , 如今依然能吸引全球最好大学的最好毕业生 , 比如每年基本都能吸引到1000多份非常高质量的申请竞争2-3个见习采访人员名额 。 而在深耕新闻业后 , 其中的佼佼者往往能转型成为英国的教育大臣、加拿大的外交大臣、加拿大的副总理或央行行长 , “一个采访人员的训练足以让TA日后承担起那么大的公共责任 。 ”他认为 , 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中 , 采访人员这种类似公器的职业一定要由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精英来担任 。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采访人员 , 没有新闻业 , 这个社会就成为一个不完备的社会 , 它的运行成本就会变得非常之高 , 其实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或非理想主义的问题 ,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考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