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方克立:永远的德业之师( 四 )


方克立曾说:“我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当教师 。 ‘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教师的天职 , 也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 就我个人来说 , 要给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排位的话 , 还是要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 。 ”
方克立真正走上讲台 , 是1978年到1979年间的事 。 当时 , 他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 , 还只是一名助教 。 但因为教研室的两位同事被抽去编写中国哲学史教材 , 哲学系的专业课教学任务都落在方克立身上 。 那一学年 , 他全身心投入教学 , 连续授课150学时 , 给1976级工农兵学员完整讲了一遍中国哲学通史 。 这样历时一年之久的“单科独进”的工作量 , 在全国各大院校哲学史教学中都是罕见的 。
“文革”后首次开设中国哲学史课 , 没有合适的教材 , 方克立就自编讲义 , 边写边讲、边讲边写 。 每个礼拜都要写出一讲来 , 从先秦一直讲到孙中山 , 教案累积下来就有42个笔记本 。 时任南开大学哲学系主任的温公颐先生曾一语论定:“克立同志的教学准备充分 , 功力深厚 , 特重哲学范畴的剖析 , 细腻深刻 , 理论性强 。 这是一门非常成功的专业课 。 ”1980年1月7日 , 《南开大学报》专门刊登了方克立讲课的照片 , 还发表了题为《这样的教学 , 我们最欢迎》的文章 。
驹马如驶 , 忽焉岁秋 。 从1973年 , 方克立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 , 1994年调离后依然在南开指导博士生直到2011年 , 他为南开哲学学科整整奉献了三十八个春秋 。 在一次访谈中 , 他回忆道:“我在南开的工作 , 主要是建设和发展中国哲学学科” 。 这是南开工作三十八载方克立给自己交上的答卷 。
进入20世纪80年代 , 学科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 中国哲学课程开设和研究生培养也逐渐步入正轨 。 南开大学在1982年建立了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点 , 1986年建立了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点 , 而在这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上 , 方克立的努力居功至伟 。
说起南开中国哲学博士点的建立 , 其申报过程还经历了一番曲折 。 按照国家规定 , 一个专业必须有三位或三位以上教授才能申报博士点 。 而南开大学哲学系除了方克立外 , 只有年迈的温公颐教授符合条件 , 不得已他又请了历史系的刘泽华教授、天津市社科院的卢育三研究员(兼职教授) , 才把队伍“凑”齐 , 最终申报成功 。
博士点申报成功后 , 这个队伍中的另外三位教授都只能作为“后盾” , 招收培养研究生和所有课程开设、论文指导的工作都落在方克立一人身上 。 多年来他为这个学科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 , 倾注了全力 。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真正的哲学不是创作书而是创作人 。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 , 方克立也一直恪守“学行并重、德业双修”的育人原则 。 他认为 , 师者不应仅是传道授业的教书匠 , 更应是学生的精神导师 。 而对哲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 , 更应该强调学行统一 ,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作为“为己之学”“成德之教”的中国哲学精髓 。
方克立与南开学生们苦乐与共地长期相处 , 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模式 。 他从不以师长自居 , 而是真诚地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据学生回忆 , 那时没有电话 , 方克立有事就亲自跑到宿舍去通知他们 , 或谈各种问题 , 平时也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 。
1984年 , 方克立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 得到一张自行车票的奖励 , 他却把这张票送给自己的研究生 。 几十年过去了 , 方克立依然关心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和事业上的发展 , 无论是找工作、评职称、申报课题、发表论文、著作写序或生活上的困难 , 方克立都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 甚至对他们的子女和学生都关爱有加 , 所以许多学生对方克立都怀着一种亦师亦父的真挚感情 。 方克立的学生大多成为了高校的哲学专业教师 , 其中不乏许多海内外知名的学者 , 也有的在行政岗位上担任要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