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诗经典的现代价值( 六 )


唐诗的思想价值
最后我们谈一谈唐诗的思想价值。
首先,唐诗里面充满着以道自任的忧患意识。中国古代士人有一个核心的理想,就是以道自任,士志于道。像杜甫诗歌里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都是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当杜甫在政治上难有作为、时代不给他舞台的时候,他在文学的天地中重塑了自我。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吏”“三别”,写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这是杜甫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我们今天一提起杜甫,脑海里不加思索就会蹦出四个字:忧国忧民。忧国忧民的代表之作就是“三吏”“三别”。“三吏”“三别”里的代表之作就是《石壕吏》,清代学者仇兆鳌《杜诗详注》对此诗有精彩的评价:
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
可以说,这个家庭这个夜晚的遭遇是安史之乱中时代悲剧的缩影。尤其是其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字面意思是,夜已经很深了,呼喊的声音、老妇啼哭的声音早已消失。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奔波了一天的诗人,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投宿,半夜又被石壕吏的呼喊吵醒,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了。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他对这件事无感的话,可能早已沉入梦乡了。但目睹了石壕村里这个家庭祖孙三代的人间惨剧,杜甫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所以这十个字的重点,不是谁在哭,而是谁在听。如果我们把这首诗读得透彻一点,“如闻”就是“好像听说”,当我们使用“好像”这个词的时候,潜台词就是否定的,他并没有听到任何哭声,他听到的只是风声和雨声,可是对具有底层情怀、关注底层命运的杜甫来讲,石壕村的风声雨声在耳中听来都是老百姓的哭声,所以才有“如闻泣幽咽”的写法。通过这样一个细节,就能够折射出杜甫的忧患意识,相对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直抒胸臆的诗,我个人更喜欢《石壕吏》这样不动声色、客观描写中饱含思想情怀的诗。
其次,我们还能从唐诗里读出诗人的人格尊严。唐代的诗人不仅有强烈的功名欲望,而且具有鲜明的个体意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刚进长安的时候,有很多故事附会在他身上,比如说皇帝见到他降辇步迎、御手调羹,当然还有一些可能是杜撰的,比如说“力士脱靴”,但这些虽然不符合历史真实,却非常符合李白个性的真实。李白这样的人,就应该把当时权倾一时的大宦官高力士戏耍一通,出一出百姓心中的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封建王朝权贵的恶气。所以在李白身上,他的诗歌里不仅能读出刚正不阿的人格尊严,而且后世的故事把这样的思想情怀放大了,把它不断传播下去。
最后,就是登高望远的理想精神。唐诗里很多名篇都是登高望远的作品。王兆鹏教授做《唐诗排行榜》,在五万多首唐诗里找出一些经典作品,按照知名度影响力进行了一个排序,计算出来一个榜单。这个榜单里崔颢《黄鹤楼》名列第一。古人登高望远、登山临水的时候总是浮想联翩,有很多灵感迸发出来。传说李白登黄鹤楼的时候,看到风景如画,心潮澎湃,就准备提笔写诗,但是再一看,黄鹤楼上早已留下了崔颢的诗,李白读了之后非常之佩服,就说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在某种程度上给崔颢的这首诗加了不少分。《唐诗排行榜》中除了第一名崔颢的《黄鹤楼》,还有第四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第五名杜甫的《登岳阳楼》,第六名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些都是登高之作。这些登高望远之作对后世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说唐诗的思想价值,其实不需要总把它解读得多么深刻,主要是领会它的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以及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