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二 )


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本文图片

到了1941年 , 因为抗战持续 , 家中存款化为乌有 , 刘世南刚读完高一便被迫辍学 , 后从事中学国文教育 。
那段时期 , 刘世南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了钱穆的自传 。 由此得知钱穆并未读过大学 , 在执教小学之余 , 通过刻苦的自学 , 最终获聘为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校的教授 。 “这给我极大鼓励 。 我想 , 我读了12年的古书 , 基础也许不比他差 , 关键就在于能否刻苦 , 而且持之以恒 。 他能这样 , 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刘世南在一次访谈中说 。
就这样 , 刘世南把钱穆提到的古人读书法“柔日读经 , 刚日读史”稍加改变 , 按照“柔日读子 , 刚日读英文”的习惯 , 一直坚持了下来 。 即使后来在江西师范大学退休之后 , 这样的日课仍坚持不懈 。
1979年 , 经汪木兰、唐满先、周邵馨等人(皆为刘世南在永新中学时所教的学生)的推荐 , 刘世南调到了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 。 刘世南在《在学术的殿堂外》一书中回忆 , 当时他对汪木兰等学生说:“你们推荐我到师大教书 , 我最感激你们的 , 不是使我当上了大学老师 , 而是让我跳进了知识的海洋 , 任情游泳 。 ”
“每次从书库出来 , 走到校图大门的台阶上 , 阳光和微风照拂着我全身 , 我抬头注视着蓝天 , 内心喃喃自语:‘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不以学术徇利禄
调入江西师范大学后 , 刘世南因为高中肆业及某些言论受到排挤 , 被安排到中文系的《读写月报》编辑部 , 不能给本科生上课 。 刘世南为了抗议这种不公平的对待 , 曾要求调离江西师大 , 但时任江西师大党委书记郑光荣爱才 , 他了解内情 , 向有关人说:“你们认为他不适宜教本科生 , 好的 , 以后叫他专带研究生好了 。 ”由此 , 刘世南与另外一位老教授刘方元(钱基博弟子)一起带研究生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丹是刘世南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 。 回忆起上课的情形 , 他十分佩服老师惊人的记忆力 , “刘老师不仅能背四书、《诗经》、《楚辞》这些 , 就是没有韵的《左传》 , 整整19万字的原文 , 他都能信手拈来 。 当时刘老师给我们上《左传》课 , 他就拿着一张小卡片 , 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讲 。 ”
刘世南也要求学生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 。 当时江西师大的研究生住在青蓝湖旁 , 他们的宿舍窗户正对着校道 , 刘世南经常在晚上11点多经过 , 看看他的学生是否还在用功读书 。 郭丹说:“幸好那时候我们这些硕士都比较晚睡 , 基本没有一个人在12点前睡觉的 。 ”
刘世南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校和系里的图书馆 。 即使是除夕当天 , 他也手不释卷 , 直到闭馆 。 某年他在写给学生郭丹的信中说:“现在是除夕下午近4点钟 , 图书馆阅览厅里只有我和张馆长两人;张馆长亲自值班 , 坐在阅览厅陪我 , 等我读书读到4点关门 , 现在正看着我微笑 。 ”更让郭丹惊讶的是 , 2015年的大年初一上午9点20分 , 他给老师打电话拜年 , 结果年逾90的老师竟然在电话的另一头对他说:“校图书馆已经放假 , 我现在在省图书馆看书 。 ”
最初调入江西师大 , 刘世南没有任何职称 。 1982年初评职称时 , 系里认为刘世南的学术水平应该评副教授 。 但系领导保险起见 , 劝说他先报讲师 , 他坦然接受 。 以至于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吕叔湘听说刘世南只是讲师时 , 只有惊愕、叹息 。
几年后 , 合作已久的刘方元几次劝说刘世南申报正教授职称 , 刘世南认为“假如自己实至名归 , 这事应该由组织上去考虑” , 并未申报 , 结果67岁的刘世南以副教授职称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