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三 )


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本文图片

刘世南在《师友偶记》中解释 , “那是因为我不以学术徇利禄 。 ”后来他从杂志上知道了沈志华曾作为独立学者 , 在高校之外自由做研究 , 说:“沈志华这样的自由人真让人羡慕 , 可是一般学人没法学习他 。 他是先下海经商发了大财 , 才洗手转行来搞学术研究的 。 ”
在教学之余 , 刘世南积15年之功写作《清诗流派史》 , 其间没有申请过一分钱的项目、科研经费 。
1995年《清诗流派史》先在文津出版社出版 , 后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自费出版 。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部的编辑听说了此事 , 十分难过 , 决定请刘世南选注清代古文 , 以此稿费作为补偿 。
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本文图片

《清诗流派史》一书的价值 , 在学术界早有定论 , 被称为清诗研究的经典著作 , 已故四川大学教授白敦仁评价该书:“如大禹治水 , 分疆画野 , 流派分明” , “若网在纲 , 二百年诗歌发展痕迹 , 觉眉目清楚 , 了然于心” , 足见该书的价值 。 但更为重要的是刘世南著书的宗旨与态度 。
他以顾炎武所谓的著作“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为目标 , 填补清诗史研究的空白 , 自言:“躁 , 心态浮躁 , 竞 , 追逐名利 。 两者治学大忌 , 必须坚决消弭 。 我写此书的15年 , 是包括在编时的10年和退休后的5年 。 我没有考虑过写此书和评职称的关系 , 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评奖活动 , 想到的只是这工作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 ”
而在具体的写作中 , 刘世南通过研究清代士大夫的心灵史 , 抉发他们在专制政治压力之下的挣扎、彷徨与追求 , 从而论证自己所信仰的治平之道 。
书中对清代诗人吴兆骞所谓“迁谪日久 , 失其天性”的剖析极为深刻 。 刘世南写道:“从这里 ,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启发:愤怒固然出诗人 , 但这首先得有个允许你愤怒的环境 。 如果处身于极端专制的高压之下 , 你连愤怒也不可能 , 哪里还会有真正的创作 。 秦朝没有文学(除了李斯的歌功颂德之作) , 其他最黑暗的专制野蛮时代也没有真正的文艺 , 不仅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作家说真话 , 某些作家甚至主观上也丧失了创作的灵感 。 吴兆骞这则诗论就说出了作家主观条件的问题 。 所以 , 它是深刻的 , 是前无古人的 。 他的灵魂深处的躁动和苦闷 , 实在类似司马迁 。 但司马迁能利用私家修史的地下活动 , 创造出伟大的“谤书”——《史记》 。 吴兆骞遭难后的23年 , 却始终生活在专制魔掌之下 , 连内心世界也毫无自由 。 他只能在‘失其天性’的情况下 , 被迫扭曲地写出自己的某些痛苦 。 这就是纪昀等人所谓‘自知罪重谴轻 , 心甘窜谪 , 但有悲苦之音 , 而绝无怨怼君上之意’ 。 ”
经历过新旧时期的刘世南 , 将他的感悟与思考倾注到了这部《清诗流派史》 。 该书除了是一本经典学术著作外 , 又何尝不是一本“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的士大夫淑世之作呢?
刘世南|刘世南 更一百年谁识我
本文图片

▲刘世南在书店的活动上 图/受访者提供
淑世的知识分子
“学术研究 , 是我主要的生活内容 , 也是我的生命价值 。 我从事科研 , 不是为了职称、奖金 , 以及其他福利 , 而是为了自己是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继承和发展知识 , 以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类 。 这就是我为什么越来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缘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