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学书教程:如何写好苏轼《寒食帖》?( 二 )


立足于这样的艺术主场 , 苏轼在用笔的技巧方面则较之前辈如“尚法”的唐人更为轻松自然 , 更推重适性自由 。 这就不能不说到他那与众不同的执笔法—偃卧笔法 。 何谓“偃卧”?《说文》这样解释:“偃:僵也 。 凡仰仆曰偃 。 ”其好友陈师道应该是非常熟悉苏轼执笔的 , 他这样描述:“东坡作书以手抵案 , 使腕不动为法 。 ”
可见 , “僵”即是“不动”之意 , “仰仆”是指毛笔的锋毫与纸面成一定倾斜角度 , 而不是直立式的 , 运笔时毛笔的毫端自然就常常处于偃卧状态 。 “以手抵案” , 则是说其执笔是很低的 , 枕腕并不悬腕 。 因为枕腕书写 , 故而只能以运指为主 , 毛笔锋颖的回旋余地相对要狭小许多 。
这种执笔方法的优点是线条点画的挥写十分肯定平实 , 爽健酣畅 , 如“年”、“中”、“苇”、“纸”四字中的悬针竖 , 写来十分猛利刚烈 , 畅快淋漓 , 且破解了苏字喜作扁势的沉闷压抑之感 , 在整幅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不足之处则是结体时见促迫而不够舒展 。 黄庭坚挖苦苏字如“石压虾蟆” , 并说:“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 , 又腕着而笔卧 , 故左秀而右枯 。 ”
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也说:“坡公书多偃笔 , 亦是一病 。 ”因此 , 我们在临写此帖时 , 不能不注意这些特点 , 要熟悉苏轼这种较为特殊的用笔方法 , 既要力求临写得像 , 形神兼备;又不可东施笑颦 , 徒摹其皮相 , 最后神采捕捉不到 , 反落下一堆毛病 。
对临《寒食帖》四大要点
我们知道 , 临帖含有“对临”和“意临” 。 我们先说对临 , 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 , 对典型偃卧笔势的点画 , 如“来”、“黄”、“两”、“烧”、“那”、“死”等字临写时 , 不可因过度求似而导致点画臃肿无神 , 运笔时应适度提笔缓行 , 尤其撇画转斩处要适当收束 。
苏轼|学书教程:如何写好苏轼《寒食帖》?
本文图片

2 , 字型多取扁势 , 且左低右高、左舒右蹙 , 呈倾斜状 。 横画起笔处多用顺锋 , 不藏 。 临写时要把握好这些特点 , 行笔要力求斩截 , 平实 , 勿使尖峭、疲弱 。 另外 , 也间杂一些结体纵长的字 , 如第二行的“年”字 , 第五行的“中”字 , 第十行的“里”字及第十一行的“灶”、“苇”字 , 十三行的“纸”字等 , 与通篇以扁横取势的整体基调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富于变化 。 临写时要注意这些变化 , 特别是“年”、“中”、“苇”、“纸”四字的悬针竖 , 要笔沉墨实力量饱满一气贯下 , 表现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气势 , 一泻千里 , 痛快淋漓 。
3 , 注意字形的大小变化 , 此帖字形的大小变化较大 , 反差强烈 , 小者如“已”、“去”、“又”、“雨”、“白”、“万里”等 , 大者如“年”、“破灶”、“途穷”等 , 相差数倍乃至十数倍 , 间杂错落 , 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 , 自然生动 。 临写时 , 注意小者要充分利用锋颖的尖部 , 力求灵动自如;大者要落笔果断、狠重 , 做到力量饱满 , 情感内含 。
苏轼|学书教程:如何写好苏轼《寒食帖》?
本文图片

4 , 此帖章法的突出特点是字距紧而行距松 , 如第四、第五、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四行 , 字与字之间几乎不留缝隙 , 尤其四个悬针竖底端与下面的字几乎穿插在一起 , 这在历代名帖中都是极为少见的 , 这种紧张压抑的空间氛围与作者诗中的情感基调是十分契合的 , 临写时应仔细体味把握 。 此外 , 也要注意每行轴线的正斜摆动和行与行之间的疏紧变化 , 这种变化使作品整体充满强烈的节奏感 , 如第一行“黄州”二字斜向右下 , “三寒”二字又斜向左下 , 第八行也是先右后左 , 第十三行“衔纸君门深”斜向左 , 而第十五行则又斜向右下 , 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