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七 )



图10 《修西亭记》碑阴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12 《修西亭记》碑阳局部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11 《修西亭记》碑侧B面
本文所讨论的《修西亭记》 , 或许是我们观察自然外力型塑碑刻风格的一个极好样本 。 该碑在历代的金石著录中从未被提及 , 也没有留下任何早期的拓本 , 因此它不太可能是一个翻刻本 , 而如同我们前面所论证的 , 它更不可能是后人根据文集的记载制造出的新碑 。 笔者推测它很可能在建立不久之后即倒覆苕溪之中 , 这可以解释它为什么销声匿迹了1200多年 。 北宋重建此亭时 , 亭已更名 , 但方志也没有提到这里有一块碑刻 。 碑是断后堕水还是在堕水后断裂不得而知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碑在下水之后并非平躺在河床之上 , 而是呈一定的倾斜角度 , 因此仆入淤泥的碑阴部分 , 字口最为清晰 , 点画饱满而有锋芒 , 可以想见用笔发力的情形 , 极可能是碑刻当时的原貌;【图10 《修西亭记》碑阴】碑侧B面亦陷在泥中 , 故点画锋杪铦利 , 接近于碑阴 , 惜上部多处在挖掘时剜损了字口 。 【图11 《修西亭记》碑侧B面】碑阳仰于河水之中 , 冲刷之下腐蚀最为严重(石灰岩也易于腐蚀)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右部大部分字口甚浅 , 拓本中能辨别的字虽然含糊却显得瘦硬 , 【图12 《修西亭记》碑阳局部】靠左二行磨泐感较右部程度有所不同 , 从「由」「理」「胜」「事」等字判断 , 点画交接处有叠加感 , 颇显迟涩 , 与篆刻中印面轻度磨损后的情况相似 , 这说明这个部分水流冲刷只影响到字口的浅层 。 【图13《修西亭记》碑阳局部】碑侧A面与此类似 , 一些微妙的粗细变化因边缘的钝化无法体现 , 整体上显得十分含混 。 【图14 《修西亭记》碑侧A面】比较碑侧A面的「清」字与碑阴的「清」字 , 不难发现三点水的显著差别 。 【图15 「清」字比较】可见此碑堕入河流时保持了一定的倾斜角度 , 碑石各个方位受到的冲刷程度不一 , 其腐泐也程度也不尽相同 。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13 《修西亭记》碑阳局部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14 《修西亭记》碑侧A面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15 「清」字比较
如果不考虑碑石的物质性因素 , 不考虑落水以及落水后在河床上的倾斜角度 , 我们只看到了碑阴及碑侧B面、碑阳右侧、碑阳左侧、碑侧A面的局部 , 我们很可能会给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描述:饱满、瘦劲、迟涩、混沌 。 也许没有人能想到它们竟然属于同一块碑石 。 这提醒我们 , 基于可以获得的拓本与照片来对古代碑刻进行风格描述与归类 , 很可能存在极大的危险 。 即如清初朱彝尊(1629-1709)对汉碑三个类型的划分 , 也同样是建立在所见拓本的基础之上 。 由此也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 , 对于非手写的墨迹(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刻帖等) , 我们的风格研究到底应该指向其原初的书写状态 , 还是指向各种历史和自然力量对它的重新塑造?
虽说米芾「石刻不可学」的说法未免武断——从师法的角度而言 , 误读常常有其积极的意义 , 但在研究碑刻时 , 了解材料、刊刻工艺以及自然外力再加工对于「风格」塑造的作用 , 却颇有必要 。 钩勒、刊刻的精粗问题 , 早已有学者强调 , 但其他一些因素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 比如本文提到颜真卿担心不能经久 , 有意识地写擘窠大字并将点画写得肥重 , 当李后主、米芾嘲笑颜楷「叉手并脚如田舍翁」、「如蒸饼大丑恶可厌」时 , 当我们以雄强厚重来讨论颜碑的风格时 , 大概不会意识到肥重的点画只是颜真卿不得不的权宜之计;石质、刻石所处环境(如摩崖、神道与墓圹)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风化 , 而经过长时间日晒氧化、水流冲刷、埋土腐蚀或是火烧损毁 , 碑石的变化也各不相同;此外 , 后人人为磨凿、刓补、重刊 , 以及制作拓本的椎拓工艺、甚至椎拓次数 , 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石刻书法「风格」的体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