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四 )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7 《颜勤礼碑》局部
上引材料还值得注意的是 , 今见颜真卿后期的碑刻大多用笔粗重(早年所书墓志字径较小、点画较轻) , 这一选择或与他写碑的经验有关——他希望碑板能传之久远 , 高照千载 。 书于779年的《颜勤礼碑》 , 由于横竖粗细反差较大 , 经年剥泐之后 , 一些局部横画轻细致不可见 , 正印证了颜真卿「不堪经久」的担心 。 【图7 《颜勤礼碑》局部】后人据拓本临写《颜勤礼碑》 , 常常在横折、横钩处断开 , 并将之当作颜字的特色 , 恰恰是深受其害 。
颜真卿所提到的这种绢(或纸)写本 , 在唐宋时期被称为「书碑样」或是「碑样」 , 如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 崔致远代幕主淮南节度使高骈给镇海节度使周宝回信说:「昨奉缄翰 , 兼寄示书碑样 , 眷私既深 , 披阅无倦 , 其于荣抃无以喻陈 。 ……彼虽未起雕镌 , 此已先深铭镂 。 」因为阻击黄巢的战功 , 周宝为高骈立碑 , 但寄来的并非碑文内容 , 而是「妙选书工」 , 写好了碑样 , 只等高骈本人同意 , 即可据此雕镌 。 再如苏轼(1037-1101)《与潮守王朝请涤》云:「承谕欲撰《韩公庙碑》 , 万里远意 , 不敢复以浅陋为词 , 谨以撰成付来价 。 ……卷中者乃某手书碑样 , 止令书史录去 , 请依碑样 , 止摹刻手书 。 ……但一切依此样 , 仍不用周回及碑首花草拦界之类 , 只于净石上模字 , 不着一物为佳也 。 」《潮州韩文公(韩愈)庙碑》是元佑七年(1092)三月苏轼接受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 , 为当地重建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 。 苏轼在信中一再强调一切依照手书碑样摹刻 。 在宋代 , 甚至还出现了集选单字的「百衲碑」 , 如蔡襄书《昼锦堂记》 , 「每一字必写数十赫蹄 , 竢合作而后用之 , 以故书成特精绝 , 世所谓百衲碑者是也 。 」这又类似于立于唐咸亨三年(672)怀仁所完成的《集王圣教序》了 , 《集王圣教序》无疑开创了最早的选字上石的先例 。
虽然唐代立碑的整体情况我们并不完全清楚 , 但至迟到了北宋 , 碑刻先刻后立已成惯例 。 熙宁三年(1070) , 时任青州知州的欧阳修(1007-1072)修改为其父所撰墓表——《泷冈阡表》 , 在当地书丹镌石后 , 运回他的故乡江西吉州竖立 。 既然不一定先行立石 , 那么以绢纸先写 , 然后钩摹上石或者直接黏贴上石再行镌刻 , 无疑更为方便 。
至于元明书家书碑 , 书丹、墨本两途并举但以墨本为多 , 赵孟俯(1254-1322)《妙严寺记》 , 碑刻已不可见 , 但墨本流传了下来 。 文征明(1470-1559)的停云馆甚至成为嘉靖年间苏州制作碑刻(书写、镌刻、纹饰、椎拓等)的一个作坊 , 在写给一位父执的信中 , 文说:「先大夫墓草草书石 , 堇以墨本呈 。 横石亦写就 , 因镌工不暇 , 尚尔濡滞 , 旦晚稍闲即课上也 。 」所谓书石 , 其实是书墨本 , 亦即碑样 。 又如彭年(1505-1566)在写给张献翼(1534-1604)的信中 , 提到了「过朱」的工序:「拙书岂敢烦文水过朱 , 早晚当过停云馆书石耳 。 」意思是说 , 自己可以直接到文家就石书写 , 而不作墨本 , 省得麻烦文嘉(1501-1583)费时摹勒上石 。 「过朱」亦即「过朱」 , 类似于刻帖或版画中的过板 , 是指在墨本背面以朱砂钩勒字形轮廓 , 再覆印到碑石之上 。 韩逢禧(活动于17世纪上半叶)在谈论董其昌(1555-1636)刻《戏鸿堂帖》时 , 曾借摹其家所藏《黄庭内景经》 , 韩惧其不归还 , 故「信手对临百余字以应之 , 并未曾双钩及过朱 , 不意其遽入石也」 , 故沈德符(1578-1642)批评董氏此帖「今日盛行 , 但急于告成 , 不甚精工 , 若以真迹对校 , 不啻河汉」 。 钩摹、勒石的工序是否严谨 , 直接关系到上石之后的墨书会不会走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