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五 )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
本文图片

图8加等距界格后的《修西亭记》碑阴(上)、碑阳
《修西亭记》很可能也是颜真卿先以绢纸书写碑样 , 石工据以钩勒上石的 。 如果事先在碑石上界格 , 然后就石书丹 , 行间距离应该完全一致 , 但通过PS加等距离辅助线 , 我们发现该碑碑阴后4行行距较密(偏右) , 而碑阳后2行则行距较疏(偏左) 。 【图8 加等距界格后的《修西亭记》碑阴、碑阳】有可能两幅绢(唐代绢的宽度都是两尺左右 , 约50-60厘米)在上石时 , 左幅(约4行)略有向右侧的挪移 。 而碑阴、碑阳局部亦有纵向字间距不一致之处 , 故当时所使用的或许还不止两幅绢 , 从而导致拼接时出现了一些误差 。
讨论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 , 在清代碑学兴起之后 , 碑刻常被认为下真迹一等 , 比刻帖更加接近书写的原貌 , 其根据就是碑刻乃直接书丹 。 虽说碑学所崇尚的都是唐以前的非名家碑刻 , 但既然唐代有先纸绢书写然后钩摹上石的情形——与后世钩摹刻帖的程序完全相同 , 则唐以前是否也有类似的处理方法 , 亦未可知 。 如果一些汉魏的丰碑大碣 , 其刊刻大多经过钩摹的工序 , 则与法帖无异 , 那么碑学的理论基础将受到严峻的质疑 。
三、碑刻的环境与「风格」
风格 , 是现代艺术史研究中重要的分析工具 , 其背后暗含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 考虑到石刻的物质性与工艺程序 , 亦即碑石的质地、碑刻所处的环境、镌刻的水准、磨泐风化的程度等等 , 都会对「风格」有所塑造 , 因此在讨论碑刻书法风格时 , 我们尤须谨慎 。 因为除了书家的书写之外 , 一件碑刻的风格 , 很可能还是以下一些因素单独作用或合力的结果:
1、钩摹与刊刻是否准确 , 一些强烈的形式特征是否有钩摹者或镌刻者的习惯与程式?前述颜真卿家童刻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而北魏《元鉴墓志》也非常有说服力 , 这块墓志很可能是两名石工从正、反不同角度刊刻的 , 故一人手笔 , 不同局部的「风格」却大相径庭 。
【|颜真卿残碑《修西亭记》3个问题】2、刊刻的工艺大致非垂直下刀与斜向下刀 , 通常情形下 , 斜向下刀的石刻 , 风化之后点画会越来越细 , 乃至碑石表面最终完全平滑 。
3、石质如何 , 是松软还是坚硬 , 与碑石的风化程度极有关系 。
4、碑刻所处的环境如何 , 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埋于圹中的墓志常常如新发于硎 , 而摩崖曝露于风吹日晒之下 , 烈日、火烧、水流(包括反复椎拓) , 都会导致字口的模糊与残泐 。 位于山东邹城的六世纪的四山摩崖 , 岗山刻经诸石多矗立于丛林 , 但铁山刻经集中于一片没有遮蔽的斜坡 , 其风化情形完全不同 。
5、一些碑石表面长满了积年的苔藓植被 , 如不剔洗则无法椎拓 , 但何种程度的剔洗才是恰当的?会不会改变点画的边缘状况?关于这一问题 , 清代的金石学家多有歧义 , 如吴式芬(1796-1856)强调将碑石洗刷极净 , 然后施拓;王懿荣(1845-1900)则反对洗碑 , 即使古物土花过重亦不欲去之 。 如果他们拓同样一块碑 , 差异必然极大 。
6、拓工的工艺如何?他所使用的纸墨性能与质量如何?通常情况下 , 风化严重的碑石 , 用薄纸淡墨轻拓 , 只要有字画可辨 , 可以随其凹凸而拓出轮廓 。 不过拓工常常偷懒 , 改用勾描之法 , 其质量可想而知 。 关于这一点 , 清代学者对于《裴岑纪功碑》拓本曾有过详细的讨论 。 笔者最早获得的《修西亭记》碑阳拓片照片 , 碑额无字 , 但后来在1号展厅所见拓本 , 则辨出「修梁吴兴」四字 。 这两件拓本分别为两位不同的拓工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