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何谓当代与经典?从石鲁与延安文艺里的“牛”说起( 四 )


我简单归纳了80年代先锋艺术的基本要素 。 第一是他们对重大哲学命题的热衷 , 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各位老师的读者 。 第二是他们对于宗教精神的崇尚 。 第三是从西方寻找现代性的源头 。 第四是社会批评精神 。
还有一点 , 我觉得对我们艺术本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架上到非架上 , 艺术从形式上开始对媒体开始开放 。 我们知道美术馆机制 , 它最开始是为架上艺术所设置的 。 因为观念不同 , 或者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 我们也会看到非常多非架上艺术 。 比如说杭州“85新空间”的艺术家们 , 在大街、树林、山林里做了很多艺术创作;在上海也有“凹凸展” , 是在街头进行的行为艺术创作 。 这些是艺术家自发的行为 , 有非常多这样的展览 。 到90年代 , 王南溟策划了一个在公寓里的一个展览 。 90年代末 , 杨振中等艺术家在一个废弃的烂尾楼里面做了“晋元路310号”的活动 。 第二年他们就策划了超市展 。 大家在不同的非展览空间里面做活动 , 实际上这是不得已的妥协——在90年代 , 没有任何一个官方的机构会接受非架上的作品 。 大家会觉得这样的作品会很不专业 , 其实不然 。 正是在这个时期 , 杨振中创作了《我会死的》 , 杨福东拍了《陌生天堂》 。 这些在业余艺术家状态下完成的作品参加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 。
|圆桌|何谓当代与经典?从石鲁与延安文艺里的“牛”说起
本文图片

杨福东 《陌生天堂》
这个情况到2000年有了很大改变 。 其中的一个转折点是第三届上海双年展 , 策展人侯瀚如引入了大量录像、装置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 特别是录像作品的形式被官方机构认可 , 也促进了年轻艺术家在整个上海地区的活跃 。 很快上海出现了新的艺术机构——比翼艺术中心 , 从2001年到2009年 , 他们一共做了200多场展览 , 大约有400多位艺术家参加了这个机构的展览 , 它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 可以说它扶持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的成长 , 丰富了整个上海的艺术生态的发展 。
|圆桌|何谓当代与经典?从石鲁与延安文艺里的“牛”说起
本文图片

张培力《同时播出》 2000年上海双年展作品
我相信正是这样的一些创作和活动丰富了我们艺术界的生态 。 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 , 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慢慢介入到艺术家的活动中 。 我认为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写作者 , 都需要一种业余的身份 。 我觉得业余实际上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 在今天 , 资本大量进入艺术市场 , 表面上我们的艺术生态非常繁荣 , 但是实际上这对我们的艺术创作是极大的威胁 。 所以在这里 , 我想呼唤一下 , 是否还会有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
郁迪(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叙述:“历史的”抑或“艺术的”
在古希腊人看来 , 我们对事物的探究或者是技术形成了这么一种学问 , 历史学和叙述天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 这样一种叙述模式姑且可以称为“历史的叙述” , 也就是说书写和叙述是一种追忆的、反思的、分析的行为 。 这样的一种叙述的核心在于 , 叙述者与被叙述的对象是处于主客二分之中的 , 在时间维度上是指向过去的 。
对于艺术来说 , 对艺术的叙述就形成了艺术评论和艺术史 。 但是20世纪 , 尤其经历过二次大战之后 ,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对艺术的叙述本身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 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叙述” 。
我所说的“艺术的叙述” , 主要指的是当代艺术中 , 关于艺术的书写本身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 。 从印象派以来 , 其实对于艺术的评述 , 已经成为艺术产业里的一环 , 反映着这个艺术背后的资本走向和艺术家生存状况的变化 , 甚至包括印象派这个名字都是来源于采访人员对于莫奈的作品的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