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二 )


后来 , 我一看见谷物堆 , 就加速行驶 。 噼啪!咔嚓!从后视镜里 , 我看见人们拿着耙子扫帚 , 冲上公路 。 那就是我在秋收时节作出的贡献——开着车子忙脱粒 。
都是很日常普通的细节 , 但在何伟生动细致的描绘下 , 却能看到这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常常忽视的复杂的中国:实践中暧昧的法条、实用至上的准则 , 低机械率的农业 , 农民的辛勤劳作以及他们狡黠的小小智慧 。
他的优点已经被说得太多太多:并非出于猎奇、恰到好处的的观察视角 , 温和包容的心态 , 再加上一点点幽默感 。
在去年发表的两篇描写疫情的文章里 , 何伟也通过亲身经历的细节 , 来观察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状况 。
在3月发表的“隔离日记”里 , 他观察邻居的快递包裹和外卖的包装 , 发现大都是家具、清洁工具和家庭办公设备 , 而饮食也都很健康 , 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在隔离第44天时 , 甚至有一家人买了电动洗脚盆——“人们归于自我 , 只能将精力花在剩下不多的空间上 。 ”
在第二篇引发广泛讨论的《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疫情的》里 , 何伟通过学生们的采访和报道 , 从个体、学校、社区再到整个社会 , 都进行了更细致深入的观察 。
比如 , 当地商户受到隔离影响 , 开始走街串巷做起了牛奶团购生意 , 销量不降反升;呼吸机的销量翻了10倍;烟酒与口罩和消毒液搭售的生意经;居委会强大的动员能力……
我们不难从这些细节中 , 归纳出何伟笔下中国防疫成功的原因:相信科学和注重教育 , 中国人的坚韧、生存智慧 , 以及社会协作 。
当然 , 何伟也指出了一些问题 , 比如发现有居民染病后 , 很快他的姓名、照片、行程等所有隐私的细节便迅速被到处公布了 , 就像布鲁姆一样(这是《尤利西斯》的主角 , 小说就是记载布鲁姆一天内的行踪流水账 , 这里何伟用来比喻这种事无巨细的隐私披露问题) , 文章里还有许多这样的文化冲突带来的细节思考 。
|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本文图片

10多年前 , 何伟在中国采访(图源网络)
这种写作风格 , 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创造性非虚构写作(Creative nonfiction) , 何伟的老师约翰·麦克菲(John McPhee)就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 他的许多学生都是普利策奖得主 , 也不乏《纽约客》主编大卫·瑞姆尼克(David Remnick)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 。
何伟的写作受麦克菲的影响很深 , 他说 , “几乎所有真正的美国非虚构作家都会告诉你 , 他们读过麦克菲的作品而且从中受益 。 ”
麦克菲会进行极为详尽、几乎不留死角的前期调研;与几乎来自任何行业和背景的人都能深入打交道;独特“地方性”的呈现;又常常融合大量地理学、科技、艺术史等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
但麦克菲认为 , “创造性非虚构写作”这个词并不准确 , 他更愿意称之为“事实性写作” , 它指的是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和搜集信息 。 何伟认为 , 这正是非虚构写作中的“创造性”所在 。
在《江城》后记里 , 何伟写道:“作为一个写作者 , 我想给人们讲述鲜活的故事 , 那些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 , 看上去平凡普通 , 其实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可能是那些宏观的内容所无法涉及的 。 ”
02.
真正的故事 ,
应该从土里而非从天上长出来
在何伟来中国之前 , 美国很少有能够描写真实中国细节的作品 。
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纽约时报》上写中国的文章 , 在我们看来往往“像是在看中国的X光片 , 似乎骨头都在对的地方 , 但是没有鲜活的血肉 。 能看出来西方采访人员做了很多努力 , 重要事实都是正确的 , 但少了身临其境的亲密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