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四 )


在华裔媒体人查建英眼中 , 优秀驻华采访人员 , 就应该是像何伟这样的 , 有过硬的中文能力 , 足迹遍布大城小镇 , 跟社会精英和平民百姓交流 , 跟友善的中国人和不那么友善、有奇怪的文化和令人恼火世界观的中国人都接触 , 才是真正地扎根在中国 。
“一个真正的故事 , 就像一棵树 , 该从土地里而非天上长出来 。 ”
这种兼具自家人(insider)和外来者(outsider)的双重身份 , 既能非常了解当地的背景 , 让人感到一种亲近感;而作为一个外来者 , 保有一定距离 , 又能够让他尽量客观 , 观察到那些像氧气一样的 , 我们呼吸在其中却又难以觉察的细节 。
03.
什么能打破偏见的同温层?
最好的答案是阅读和写作
有评论指出 , 何伟的描写视角并不罕见 , 是一个稍微“善良”些的人就能拥有的共情视角 。 但为何善良似乎如此普遍 , 却难以解释当下的撕裂呢?
从生理的角度上看 , 人的大脑里拥有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 , 模仿、同情和共情能力是一种生理上的本能 。 史蒂芬·平克却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书里指出 , 共情并不一定就能走向和平、理解包容 , 甚至往往会走向互相排斥和复仇 。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结论?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他的著作《扩大的圈子》(The Expanding Circle)中提到 , 因为人们会将“自己人”纳入自己的圈子里 , 也就是移情圈 , 移情可以通过换位思考 , 向小圈子外扩展 。
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Daniel Batson)警告 , 这种扩展的余地非常有限 , 而且可能非常短暂 。 甚至移情像是开关一样 , 会随时关上甚至走向反面 。
人们能待所有的陌生人都如同家人和友人 , 是一种“可怕的乌托邦梦想” 。 何伟的这种能够打破地域、国别与种族的共情视角 , 在当下已经越来越稀缺 , 甚至于会受到两边的攻击 。
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发展 , 既能使间隔遥远的人们 , 建立从未有过的快速和紧密联系 , 但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 却使得彼此又更疏远、只愿接受与自己想法相近的声音 。 许多个体把自己关到了小小的同温层里 , 却不愿意对外扩张 。
由于算法和社交网络的细分等等原因 , 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 , 我们几乎可以一整天只阅读那些自己所认可观点的文字内容 , 只听自己同意的声音 , 并对于“不同”产生同仇敌忾的情绪 。
这也许可以解释 , 为何《江城》在中美两国都收获了广泛的好评 , 但在20年后的现在 , 情况却截然相反 。
何伟在2020年所撰写的《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疫情的》 , 在中国收到一些批评声 , 在美国却更加遇冷 。 在《纽约客》的官方推特上 , 只收到了232个喜欢 , 12条评论 , 零星几个评论里 , 有人大骂“这本杂志已经完全沦为了中国政党的宣传!”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疫情的》描写的是现在 , 而《江城》描述的是过去 , 它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太过遥远 。 尤其对中国读者来说 , 就像是回看自己过去的老照片 , 它陌生而又熟悉 , 可能会感觉有点羞耻 , 却又满是新鲜、好奇和怀念 。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像《寻路中国》所描述的那样 , 时代是一座飞速行进的列车 ,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变化如此迅速 , 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在人们看来 , 已经像是怀旧老照片 。
|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本文图片

20多年前 , 何伟在中国(图源网络)
更难以忽视的 , 则是背后折射出的中美两国 , 或者说整个世界都愈来愈深的隔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