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五 )


何伟说 , 他最失望的美国采访人员对中国的报导 , 是“过于政治化”的那些 , 没有太多针对社会、人们如何互动的描写——这也是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外媒报道” 。
何伟呼吁 , 不应只选政治这一点来报导 , 而应展示整个轨迹 。 何伟坚持这样的写作20年 , 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美国读者 , 甚至还影响了之后的许多美国媒体人 , 他们不再僵化地只用一种“西方”的维度看问题 , 而是深入观察到了中国社会的细节 。
比如何伟的继任者、下一任《纽约客》驻华采访人员欧逸文(Evan Osnos) , 也同样希望“让美国人注意到我所描写的中国 , 美国人很容易就会只把关注点放在政府的行为上 。 但当他们发现中国人每天面临的最深刻的问题是美国人能理解的 , 是会产生同理心的 , 因为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 ”
不过即使在《纽约客》内部 , 不认可这种观点的采访人员也很多 。 但主编大卫·瑞姆尼克(David Remnick)表示 , 《纽约客》的文化是作者最大 , 他尊重不同作者带来的多元化 。 也正是有何伟、欧逸文这样的人 , 才能平衡别的声音 。
有意思的问题是 , 什么力量能拓宽了移情的圈子?史蒂芬·平克同样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指出 , 最好的答案 , 是人们学会了阅读和写作 。
把视野放大到人类的历史上 , 比如17-18世纪的英国 , 识字率和阅读率的提升 , 以及阅读的广泛流行 , 大幅影响了当时“人道主义革命”和“文明的进程” 。
因为阅读是一种能让人转换视角的行为 。 当进入到一本书的世界里 , 让作者的思想进入了你的头脑后 , 你就能站在ta的立场观察世界 , 不仅可以去看见、去听见那些你并未亲身经历过的场景 , 还能走进那个人的心灵 , 暂时分享了一次 ta 对世界的态度和反应 。
|何伟离开中国:时间就在这里,请你们记录一切
本文图片

何伟(Peter Hessler)与妻子张彤禾(Leslie Chang)及双胞胎女儿 , 图:Michael Anti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认为 , 减少外媒对中国的偏见 , 其实恰恰需要多派些采访人员来中国 。
有些外国报导确实存在着偏见 , 这并不能简单概括为只是“出于故意” , 因为这些采访人员都是人 , 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认知体系 , 很难完全跳脱出来 。
而当一个美国采访人员真的来到了中国 , 真的和这里的人民成了朋友 , 一起吃路边摊 , 一起侃大山 , 一起在城镇乡野穿行 , 那么ta认知中国的框架就会增加很多维度 , 写出来的作品也就会更加地接地气 , 更加客观 , 更少陈词滥调 , 更少偏见 。
以何伟为例 , 在来中国之前 , 他对中国一无所知 。 另一个正面例子则是《纽约时报》前驻华采访人员张彦(Ian Johnson) , 他像何伟一样 , 喜欢了上中国的生活 , 和各个阶层的中国人民成为朋友 , 尽量客观去呈现这个国家的多面性、复杂性 。
张彦在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 , 后来 , “在中国停留的时间越长 , 学到的知识越多 , 我想看到的也就越多:更多的圣山 , 更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 , 更多的中国神话起源地 , 更多著名艺术家或作家的家宅 , 在不同的城市结交更多的朋友 。 ”
2020年3月13日 , 《纽约时报》刊发了张彦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国为西方赢得时间 , 西方却浪费了它》 。 随后 , 国内许多主流媒体选择性地翻译了文章的部分段落 , 并配发标题《这次为中国说了句公道话》 。
张彦说 , 这篇评论注定会被双方误解和利用 , 但他仍然觉得应该写下这些内容 。 做错的事情固然值得批评和警惕 , 但做对的另一些事情则值得尊重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