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刘宏宇: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杂念】
刘宏宇|刘宏宇: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本文图片

刘宏宇
在我差不多所有投递给作家荟平台的跟“文学”沾边儿的文字稿件中 , 都在页眉的右侧有“听风楼闲语”的标注 , 意为“在听风楼写下的闲话” 。
听风楼?是哪儿?
没哪儿 。 既不是什么标志性地点 , 更谈不上有什么意境 。 听风楼 , 是个完全个人化的称谓 , 如果以“社会性”来“定义” , 很简单 , 就是我给自己在家里写作的地方起的“雅号” 。
“号”起的“雅”不“雅” , 也都是自娱自乐;地方 , 却实在跟“雅”搭不上 。 起个“号” , 更是跟心灵的“互动” , 所以说——以“社会性”来“定义” 。 社会性 。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这可以算作是“问题”的话) , 跟“社会性”对应的 , 是“地理性” 。 涉及到“地理性” , 就更羞于启齿了 。 不过 , 既然写到 , 也就用不着“藏羞”——地理性定义“听风楼” , 其实 , 就是指我那位于北京北郊的经济适用房居所中的厨房外阳台 。
我不知道别人都是怎样的 , 反正我是一直以来都没真正拥有过完全、唯一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空间 。 噢 , 办公室和酒店房间不算 。 在我看来 , 那些都不属于“生活空间” 。
我理解的“生活空间” , 被很多人称为“家” 。 但在我看来 , “家”的含义要丰富、复杂得多 。 非要扯上“家”的话 , 我说的“生存空间” , 也可以近似等同于“家”里的一个房间 。
这样就好解释了——我 , 年过半百的我 , 从来 , 都不曾在家里拥有完全、唯一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 。 从来!
记事起 , 是爸爸妈妈和我组成的三口之家 , 位于北京市中心一间大约有十二平米(或者多一点点)的“临街底楼”单间;后来有了弟弟 , 变成一家四口 , 还是挤在那个房间 。
十五岁上 , 中考前的初春 , 随着相关建设需求 , 整条街搬迁到了城北边缘地带(现在的北三环路往“外”不到一公里);因为相关搬迁的政策限制 , 我们这个四口之家 , 只分配到一套“两居室” , 父母亲住“主卧” , 我跟弟弟住“次卧” 。
高三那年冬天 , 父亲单位调整住房 , 我们一家搬进了一套“三居室” , 位置跟之前那套“两居室”相去不远 , 属相邻街区 。 这时 , 我们并没有像差不多所有其他家庭那样 , 父母住主卧 , 两个孩子各自独享另外两间卧室;而是因为稍许上了岁数的父母亲生活习惯越来越不能默契 , 由他们分别各自单独居住主卧和次卧之一 , 我和弟弟仍同住另一间次卧 。
后来上大学了 , 住的是八人寝室(实际住七人) 。 大学毕业回到家 , 仍跟弟弟住原本的那个房间 。 再后来 , 结婚了 。 女儿出生前 , 跟妻子住同一个房间;女儿出生后 , 我因为睡觉打呼噜 , 成了“厅长” , 就是在客厅搭铺或者干脆就睡客厅沙发的人 。
当时 , 对于我来讲 , 在家“过夜”的天数跟出差在外住酒店的天数 , 几乎“一半对一半” , 所以 , 厅长就厅长吧 , 只是睡个觉罢了 。
刘宏宇|刘宏宇:知命随笔|话说听风楼
本文图片

我不仅睡觉打呼噜 , 醒着的时候 , 还喜欢吸烟 。 特别是在写作的时候 , 几乎烟不离手 。
还奔波于职场、在家过夜跟外出住酒店“一半对一半”的年月里 , 我几乎所有的假期 , 都用在了写作上 。 在家写作 。
我因而特别感谢家人对我写作的支持和对我在写作时“丧心病狂”地吸烟的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