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聚光灯|何为城市艺术家】
本文图片
作者:钟刚艺术自媒体“打边炉ARTDBL”主编
最近我们在深圳湾做了一场论坛 , 题目叫“何为城市艺术家” , 讨论的背景是深圳这座城市的艺术发展现状以及它隐约呈现的特征与面貌 。 我在论坛上有一个观点 , 我认为深圳的艺术发展也许可以不必那么循规蹈矩 , 而是可以试着与城市文化的塑形的进程联系在一起 , 在一个流动和变化的状态下 , 与城市共振前行 , 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 。
需要警惕艺术的“超薄状态”
其实我们回顾深圳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 都是紧密地与城市空间、城市文化以及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现场联系在一起的 , 比如深圳的当代摄影、当代建筑、当代设计 , 无不是与深圳的城市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 是某个阶段城市文化的见证和写照;还有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 不断在城市的不同公共空间“打游击” , 流动性地激活一座座城市的灰色地带 , 双年展与城市空间变革是紧密地咬合在一起 , 互相需要 , 彼此成就;深圳的双年展数量曾经数目惊人 , 且不论其展览质量 , 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城市对于艺术的“需求”和渴盼 , 只是这种“需求”是被严肃讨论、直面和回应 , 还是被短平快的机会主义者攫取 , 就是深圳需要去辨析和回应的问题 。
深圳的艺术家也似乎大多都是不安分的行动者 , 他们的工作不只是发生在工作室 , 也不只是将自身的工作情境限定在白盒子空间 , 深圳艺术家非常普遍地会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间 , 投身到空间的活化工作中 , 甚至不少艺术家还做起了策划人的链接和组织的工作 。 我认为他们并非主动和有意要将自己的工作从工作室转移到城市公共空间 , 而是他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容需求下 , 很自然地就被卷入其中 , 他们在这样的城市文化形成期的阶段需要适应角色的转换 , 需要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 深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 就是在效率精神的驱动下 , 很多计划和观念都能快速实施 , 其影响也会快速展现 , 深圳艺术家也是这座城市效率生产进程当中的一部分 。
我们尝试编过一本深圳艺术评论文集《深圳眩晕》 , 在查找资料过程当中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太大 , 横冲直闯 , 但对于过去所形成的成果、所呈现的问题 , 很少去梳理和总结 , 很少去研究和反思 , 这会导致城市的文化构建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 , 工作越做越薄 , 这是我们在讨论“城市艺术家”时也需要警惕的 。
因此 , 总会有人认为深圳的文化和艺术是“超薄状态” , 但我认为深圳要变起来 , 速度也会很惊人 , 比如我们在四五年前讨论深圳艺术和深圳艺术家 , 外界对此毫无兴趣 , 但到了现在 , 深圳已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艺术市场 , 深圳艺术家、深圳艺术机构的影响力逐步往外扩展 。 今天的深圳已经不是当代艺术的航空港 , 而是在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 。
“城市艺术家”不应该是一个宣言 , 而是一块值得持续开垦、耕耘和松软的新天地 。
需要介入更焦灼、更躁动的现场
我一直认为深圳不仅创造了经济上的成就 , 同时在城市发展上 , 深圳是按照理想城市的模型设计和建造的 , 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构建过程中 , 创造了大量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 可以说深圳的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公共精神 , 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想有关 。 深圳人喜欢走出去 , 热衷于到城市公共空间运动、野餐、露营和郊游 , 公共空间的内容生产过程当中就产生了公共文化需求 , 并且这种需求非常旺盛和焦灼 , 它自然就会带动和塑造城市文化的公共面向 , 也会让艺术家没办法枯坐工作室 , 仅仅只是面对自己 , 他需要介入到更焦灼、更躁动的现场当中 。
- 马朝阳|【喜迎二十大·书画颂党恩】全国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马朝阳
- |梁志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翻译研究:何为学者的使命?
- 德约科维奇|当你踏入职场,就要懂得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为人处世
- |“传统插花艺术家作品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
- |在湖南美术馆“转角”,遇见17位青年艺术家!
- 福建省|林彦新——当代极具收藏升值潜力艺术家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艺术家爱新觉罗·金山
- 林幼槐|人民艺术家林幼槐作品展
- 艺术家|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艺术家秦杰
- 艺术家|中国当代百名书画家云个展——艺术家余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