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宇|廖彬宇先生古诗选:威虎吟五律

廖彬宇|廖彬宇先生古诗选:威虎吟五律
本文图片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诗于2020年秋 , 由著名画家杨恒林先生绘制《大人虎变》诗意图并书 , 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 。 本文选自《中天而立集》 。
庚子秋威虎吟五律
龙身有逆鳞 , 唯顺始能亲 。
文事存雄武 , 戎场贵虎臣 。
众生皆畏虎 , 我辈独怜人 。
试看人寰里 , 人都好噬人 。
张红星教授注:
逆鳞:倒生的鳞片 。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 , 柔可狎而骑也 , 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 , 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 人主亦有逆鳞 , 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 ”古人以龙比喻君主 ,因以触“逆鳞”、批“逆鳞”等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 。 《战国策?燕策三》: “﹝燕太子丹﹞谓其太傅鞫武 曰:‘燕秦不两立 , 愿太傅幸而图之 。 ’武 对曰:‘秦地遍天下……柰何以见陵之怨 , 欲排其逆鳞哉!’” 《旧唐书?苏世长韦云起等传贊》: “不有忠胆 , 安轻逆鳞 。 ” 宋陆游《野兴》诗之三:“虚名仅可欺横目 , 戆论曾经犯逆鳞 。 ”
虎臣:比喻勇武之臣 。 《诗?鲁颂?泮水》: “矫矫虎臣 , 在泮献馘 。 ” 《后汉书?班勇传》:“孝明皇帝深惟庙策 , 乃命虎臣 , 出征 西域, 故匈奴远遁 , 边境得安 。 ” 唐韩愈《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倾朝共羡宠光频 , 半岁迁腾作虎臣 。 ”
雄武:雄健威武 。 《晋书?元帝纪》:“恭俭之德虽充 , 雄武之量不足 。 ” 《旧唐书?王雄诞传》: “后子通恶伏威雄武 , 使骑袭之 。 ” 清龚自珍 《定风波》词之二:“倘若有城还有国 , 愁绝 , 不能雄武不风流 。 ” 引申为雄浑刚健而有气势 。 宋沈作哲《寓简》卷四:“自昔文章之言水者 , 如《七发》、《上林》、《子虚》等 , 皆诙奇雄武 , 神变非常 , 其状甚伟 。 ”
噬:本义为啗食;吃 。 《易?噬嗑》:“噬腊肉 ,遇毒 。 ” 《文选?左思〈蜀都赋〉》:“戟食铁之兽 , 射噬毒之鹿 。 ” 刘逵注:“有神鹿两头 , 主食毒草 , 名之食毒鹿 。 ” 引申为嚙啃;咬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 , 无不噬也 。 ” 《文选?左思〈魏都赋〉》:“蔡莽螫剌 , 昆虫毒噬 。 ” 李周翰注:“噬 , 咬也 。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奴子刘琪, 畜一牛一犬 , 牛见犬辄触 , 犬见牛辄噬 。 ”
廖彬宇先生论:
古语云“龙有逆鳞 , 触之者死” , 须知龙为天道所化 , 所谓不可触逆鳞者 , 乃不可逆天犯顺也;其二 , 天道有刑、圣雄有威 , 天威不可犯 , 《四十二章经》云“圣不可侮 , 祸必灭己 。 ”
“文事存雄武” , 典出《孔子家语》 , 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 无武之文乃懦弱受辱之文 , 非真文大文雄文也 。
孔子以文宣传世 , 然亦以其勇武杀少正卯 , 此即不迂也 。 世赞之曰“君子之诛” 。 老子云“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 , 皆非柔术 。
故天性有二 , 曰刚曰柔 , 曰仁曰义、曰男曰女 。 刚为理性 , 柔为感性 。 故男性多刚 , 女性多柔;男重理性、女重感性 。 违背天性则有伤天和 , 必伤性命 。
古云情深不寿 。 何也?不寿者 , 不长久也 。
偏重感性者易感情用事 , 情驾于理 , 则必用人唯亲、用人唯徒、用人唯奸 , 势必误事、坏事、败事 , 终必自绝于人、自绝于民、自绝于国 。
何谓用人唯奸?因奸邪之徒善以谄媚投其好 , 魅惑其心而倚重之 , 若理性不足感性有余者 , 必受其惑 , 终必酿大祸 。 奸邪之徒因心不正 , 早晚必反 , 故感性者危殆也 。 且感性者用人 , 受制于情 , 则必置智于不顾 , 明知其不可而用之 , 皆困于一情也 。 故亲情、乡情、同窗情等 , 最易使人动情而忘智 。 故老子云:“人之所恶 , 惟孤寡不谷 , 而王公以为称 。 ”何也?孤家寡人 , 乃谓当无亲也、无情也 , 论理不论亲也 。 以理行事 , 则大业可成、天地可理 。 苟如此者 , 曰“太上忘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