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只有在敦煌,才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 三 )


从以上两幅画中 , 我们不难认识到 , 敦煌壁画的作者 , 是如何运用他们艺术的才能创作劳动的 , 作品的充沛生命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
敦煌壁画为研穿唐代美术史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般地说 , 敦煌壁画初期的制作 , 以建窟年代题记为标准 , 包括北魏、西魏、隋3个朝代 。 从我们所介绍的画幅中 ,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作风是继承汉魏以来民族传统风格的 , 而在形体方面开始出现光、暗、面、背的烘染 。 这是在汉画像石及汉墓壁画中不易看到的 , 为我们研究中国绘画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 如马车 , 是千佛洞早期北魏代表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画中的一个特写 。 马车的形式与一般汉画像石及壁画中常见的有所不同 , 这可能是北魏时代通行在西北一带特有的马车样式 。 牵车的白马挺秀有力的姿态 , 与长安一带出土的汉魏马俑有很多共同点 。 画幅上车顶篷、马身和人的面、手等 , 都显示出为加强造型立体感而加工的烘染 。 底色用朱赭 , 既丰富了色感 , 又加强了壁画所要求的平面装饰效果 。
线的作用 , 在早期壁画上所表现的是力与运动的结合 , 如北魏第 249窟窟顶壁画野牛的生动形象 , 磅磺的笔力 , 正如顾恺之所谓的“有奔腾大势” 。 第 285窟壁画是公元538年和539年(西魏大统四年和五年)所绘的 。 整个窟顶描写的都是龙虺、飞马、羽人、霹雷、兽精及星辰等 , 以动为主的气势 , 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地 。 萨埵那练靶是第428窟的佛本生故事中萨埵那故事的一部分 , 这里同样以生动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在人、马的狩猎场面上 。 以上人物为主画面上的山水树石 , 大部分仅仅为故事画中的间隔 , 常常是“人大于山 , 水不容泛” , 比例是十分不相称的 。
敦煌壁画|只有在敦煌,才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
本文图片

隋代壁画较北魏、西魏已渐趋精致、细腻 , 尤其表现在藻井图案和千佛的装饰部分 。 一般故事画的结构组织、人物的烘染 , 大体与北魏、西魏是一脉相传的 。 构图组织逐渐趋向紧凑 , 人物比例也逐渐趋向正确 , 并且动作显明 , 色彩轻快悦目 , 艺术写实的造诣已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 如“骑射” , 就是上述演变中的一幅代表作 。 “驼车”则为含有丰富装饰特点的作品 , 用红土与白粉所画的游丝铁线一般的勾勒 , 更增添了隋代人物画活泼、精致的成分 。
唐代是中国古典艺术现实主义传统发展的高潮 , 当时阎氏兄弟、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周昉等都是著名的壁画家 , 但可惜的是 , 由于年代久远 , 遗作已很少见 。 敦煌的唐代壁画 , 虽然是些无名工匠的作品 , 但是这些忠于时代的艺术创作 , 委身于敦煌壁画制作的劳动者 , 无疑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代表民族艺术优秀传统的真迹 。 敦煌石室 200 多个唐代洞窟壁画中 , 有年代题记的洞窟11座 。 从贞观十六年(642)开始 , 其间经过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 , 画风的发展情况大致具备 。 这一切为我们研穿唐代美术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
敦煌壁画|只有在敦煌,才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
本文图片

形象比例方面 , 已显露出更加正确的适合人体解剖比例的画法 。 穿插在故事画中的房屋建筑、山水风景的远近大小 , 更吻合透视的原则 。 王维的《山水论》中所提到的“丈山尺树 , 寸马分人”的理论 , 已改变了唐以前“人大于山 , 水不容泛”的情景 , 而成为如“舟渡”的远山近水 , 不但合理地解决了远近的透视关系 , 而且还可以辨认出王维《山水论》中所指出的“远景烟笼”缥缈浑厚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