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朱仝上山与两难选择困境( 二 )


所以 , 无论是电车难题还是洞穴奇案 , 其实在目前的情况下都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 不过 , 即使赞同牺牲较少的生命来挽救更多的生命的意见 , 亦认为这种决策至少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目的具有正当性;二是行为具有急迫性 。
朱仝上山是否符合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呢?首先 , 宋江的“替天行道”是否具有正当性 。 在宋江的内心深处 , 朝廷招安始终是他的追求 , 而根据小说的描述 , 朝廷招安之时 , 恶臣当道的现象并没有改观 , 高俅等人仍在其位 , 他们陷害忠良的勾当亦从来没有停止 , 宋江并没有完成“替天行道”的任务 , 面对皇帝的招安诏书 , 就忙不迭地跪倒在地 , 山呼万岁了 。 所以 , “替天行道”不过是宋江的幌子 , 求官得爵 , 封妻荫子 , 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 因此 , 很难说宋江杀死小衙内的目的就有正当性 。 其次 , 朱仝不肯上山 , 宋江只管静待时机再行劝说就可以了 。 “替天行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少一个朱仝 , 也不会导致梁山的“事业”停滞不前 。 事实上 , 宋江自己也曾经不愿意落草 , 但后来机缘巧合 , 不得不被“逼上梁山” , 所以朱仝上山并不具备紧急性 。 因此 , 朱仝上山并不能证成宋江杀害无辜“小衙内”的正当性 。
当然 , 宋江可能并不认为他面对的是两难的选择 , 因为对宋江而言 , 朱仝上山“替天行道”显然要比“小衙内”的命重要的多 , 杀死“小衙内”逼迫朱仝上山 , 在宋江看来不但不是错误的 , 反而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 , 甚至可以毫无羞愧地和朱仝侃侃而谈 。 因此 , 这个故事并不是宋江“替天行道”的正面故事 , 反而折射出宋江等人不择手段的嘴脸 。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睢晓鹏)
(人民法院报)